講師回答 / flare_zhao
同樣的模型結構,但經過多次迭代后權重參數可能會有差異(比如如果每次迭代都隨機從總體數據集中抽取部分數據),導致最后的模型不完全一樣。但通常來說,迭代次數足夠多,收斂以后,準確率差異性不會特別大。
2019-10-28
最新回答 / 景林大哥
編程是實現機器學習的工具,python有很多的機器學習相關的封裝庫,可以很方便學習者入門。如果是完全沒接觸過編程的同學建議先簡單看看python的基礎語法,能夠看懂老師的代碼的邏輯才能跟得上進度,理解機器學習中涉及到的一些算法的思路。英語不好并不影響,編程里用到的都是非常簡單的關鍵字加上相關的一些英文單詞罷了,稍微熟悉一下就可以自己寫出一些簡單的邏輯語句。
2019-10-24
最贊回答 / 慕移動2103324
當然不是啊,機器學習首先是一種“學習”,就像我們人類自己的學習,有些事情不需要別人教你,你可以自己摸索著學會,比如騎車、拍球等等,這相當于非監督學習,但是如果在你第一次騎車時,你一邊自己摸索,一邊有人在旁邊指導你,在你做出一個動作后(比如你可能開始雙手不是握把而是扶在坐墊上),他會告訴你這樣做是不是正確,這樣學習起來效率不是會更高么?
2019-10-18
講師回答 / flare_zhao
邏輯回歸擅長的應用就是分類,其激活函數的輸出是0-1之間的數,你可以理解為不同類別對應的概率,可以在輸出后進行二次過濾,比如說A類是p>=0.5,B類是p<0.5.是繼續練過程中,是以0.5進行劃分。
2019-10-03
講師回答 / flare_zhao
首先判斷是否已經運行完成了?每個cell運行以后左上角的那個方括號會顯示數字的。你這里說的沒有運行結果,是不是說圖像沒有顯示出來?如果是的話,在代碼前面增加一行代碼:%matplotlib inline。這樣圖像就會在頁面中穿插顯示了
2019-09-19
講師回答 / flare_zhao
可以考慮邏輯回歸模型,輸出0為A隊贏,1為B隊2贏,訓練數據X為兩隊的基本信息(或者先進行數據預處理,提取關鍵參數),結果為輸贏(0/1)。然后建立模型
2019-09-15
已采納回答 / flare_zhao
不設置的話就是使用默認參數,sklearn中很多方法都是有默認參數的。如果不設置test_size,那默認size應該是0.33(印象中),可以登錄sklearn官網查看
2019-09-09
已采納回答 / flare_zhao
通常來說,如果特征本身不是很多,那可以考慮把所有的特征都放入模型,這通??赡芴岣吣愕哪P捅憩F,缺點就是可能導致過擬合,即對新數據的預測不夠準確。從已有特征中挑選特征的方式可以考慮:1、基于經驗,即根據主觀經驗挑選影響比較大的特征,比如預測疾病可能性,那年齡肯定是一個因素;2、對比有某一個特征與沒有某個特征情況下,模型的表現,判斷該特征的重要性。
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