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小程序是近兩年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生態。
小程序賴于應用主體,基于這個主體提供的開放能力創建應用,如微信小程序,利用微信提供的能力,向上構建應用,最后將開發好的小程序應用進行上傳發布,即可在微信內打開。
本篇幅不會介紹如何開發小程序,小程序有非常完善的一套體系,其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技能進行學習,主要目的是提示讀者可以向小程序方向進階。
1. 職責
小程序開發者的職責比較模糊,因為小程序的技術棧幾乎是 前端相關
,整體結構也很 前端
,所以一般來講,前端開發者承擔了 小程序
開發的職責。
相對前端開著而言,承擔小程序開發的職責是有好處的,小程序可以作為單獨的技能,前端進軍小程序開發非常順滑快速,花很短的時間看下文檔,了解了核心理念就能上手開發。
2. 開發者工具
小程序的開發需要使用小程序主體提供的開發者工具,以 微信小程序
為例,就是要下載 微信開發者工具。
也就是說,如果需要開發多個平臺下的小程序,那每個平臺提供的工具都需要安裝一遍。
通常開發者工具會使用其預覽、調試功能,以及其他的一些生態鏈工具,如上傳、預覽代碼等,編輯工作會放在自己的編碼工具上進行,因為官方提供的編輯器的功能相比其他主流編輯器或者 IDE 還有許多不足。
3. 同構解決方案
第一個小程序的出現,帶動了許多應用推出“小程序”。
主流的應用都有小程序,如 微信
、支付寶
、QQ
、頭條
等等。
如果要每個應用主題下都實現一份相同的小程序,相當于維護四分代碼,每個平臺可能還不同邏輯等等,維護多個平臺的通過產品是非常耗費時間精力資源的事情。
針對這個痛點,就衍生了許多的同構框架,即使用一套通用的代碼,生成各個平臺下的小程序代碼。
這些框架結合主流框架(React、Vue等),或者設計了一套統一的規范來統一多端的代碼。
目前主流的方案有 Taro
、uni-app
、Chameleon
等,還有許多方案已經停止維護,不建議繼續使用。
選擇框架盡量慎重,要綜合考慮,非短期的項目更是要考慮到整個項目的使用場景、開發人員來決定。
4. 小結
小程序經常會拿來和 App
進行比較,App
的使用成本相對小程序高出非常多,因為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下載、安裝過程,而小程序核心理念之一就是 即用即走
,非常快餐,而許多提供小程序的平臺又是“國民應用”,所以移動端應用很多時候小程序會作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