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ter a code
d = {
? ? 'Alice': 45,
? ? 'Bob': 60,
? ? 'Candy': 75,
? ? 'David': 86,
? ? 'Ellena': 49
}
#先保存Alice原成績
a = d.get('Alice')
print(a)
#替換Alice成績
d['Alice'] = 60
print(d)
查看全部 -
# Enter a code
#方法一,一個一個添加
d = {
? ? 'Alice': [45],
? ? 'Bob': [60],
? ? 'Candy': [75],
}
d['Alice'].append(50)
d['Alice'].append(61)
d['Alice'].append(66)
d['Bob'].append(80)
d['Bob'].append(61)
d['Bob'].append(66)
d['Candy'].append(88)
d['Candy'].append(75)
d['Candy'].append(90)
print(d)
#方法二,將三次成績做成二維列表,再添加
d = {
? ? 'Alice': [45],
? ? 'Bob': [60],
? ? 'Candy': [75],
}
L = [[50, 61, 66],[80, 61, 66],[88, 75, 90]]
for a in L:
? ? d['Alice'].append(a[0])
? ? d['Bob'].append(a[1])? ??
? ? d['Candy'].append(a[2])
print(d)
查看全部 -
# Enter a code
d = {
? ? 'Alice': 45,
? ? 'Bob': 60,
? ? 'Candy': 75,
? ? 'David': 86,
? ? 'Ellena': 49
}
#可使用兩種方法:
#方法一:運用if一個一個判斷
if 'Alice' in d:
? ? print(d['Alice'])
else:
? ? print('None')
if 'Bob' in d:
? ? print(d['Bob'])
else:
? ? print('None')
if 'Candy' in d:
? ? print(d['Candy'])
else:
? ? print('None')
if 'Mimi' in d:
? ? print(d['Mimi'])
else:
? ? print('None')
if 'David' in d:
? ? print(d['David'])
else:
? ? print('None')
#方法二:運用get()??
print(d.get('Alice'))
print(d.get('Bob'))
print(d.get('Candy'))
print(d.get('Mimi'))
print(d.get('David'))
查看全部 -
T = ((1+2),? ((1+2),), ('a'+'b'), (1, ), (1,2,3,4,5))#3個
#第一個元素(1+2),第三個元素('a'+'b'),計算的結果分別是數字3和字符串ab,不是tuple。
查看全部 -
注意,在使用上,Python會把可變參數定義為一個tuple,所以在函數內部,把可變參數當作tuple來使用就可以了,比如可以通過位置下標取出對應的元素等。
定義可變參數的目的也是為了簡化調用。假設我們要計算任意個數的平均值,就可以定義一個可變參數:def?average(*args): ????sum?=?0 ????for?item?in?args: ????????sum?+=?item ????avg?=?sum?/?len(args) ????return?avg
這樣,在調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這樣寫:
average(1,?2)?#?==>?1.5 average(1,?2,?2,?3,?4)?#?==>?2.4 average() #?報錯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ZeroDivisionError:?division?by?zero
在執行
average()
的時候,卻報錯了,這是因為在使用可變參數時,沒有考慮周全導致的,因為可變參數的長度可能是0,當長度為0的時候,就會出現除0錯誤。因此需要添加保護的邏輯,這是同學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查看全部 -
def?greet(name='world'): ????print?('Hello,?'?+?name?+?'.') greet() greet('Alice')
查看全部 -
format來處理字符串,輸出不固定的內容 由字符串模板和模板數據組成,通過[]將其括起來
查看全部 -
前綴r表示這是一個raw字符串
但r'...'不能表示多行字符串,也不能表示包含'和"的字符串
如果要表示多行字符串可以用'''...'''表示
查看全部 -
程序的世界中,計數是從 0 開始的!!
獲取字符串的一部分(子串)
在[]中填入兩個數字,中間用冒號分開,表示子串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不包括結束的位置
查看全部 -
由于'和"會引起歧義 因此,我們在它前面插入一個\表示這是一個普通字符 不代表字符串的起始 轉義字符?\不計入字符串的內容中
查看全部 -
\n表示換行 \t?表示一個制表符 \\表示?\?字符本身
查看全部 -
短路計算原則 在計算a?and?b時,如果?a?是?False,則根據與運算法則,整個結果必定為?False,因此返回?a; 如果?a?是?True,則整個計算結果必定取決與?b,因此返回?b。 在計算a?or?b時,如果?a?是?True,則根據或運算法則,整個計算結果必定為?True,因此返回?a; 如果?a?是?False,則整個計算結果必定取決于?b,因此返回?b
查看全部 -
字符串format
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1.指定對應的名字
template?=?'Life?{a}?short,?need?{c}.' a?=?'is' b?=?'you' c?=?'Python' result?=?template.format(a=a,?b=b,?c=c) print(result)
2.指定順序
template?=?'Life?{0}?short,{1}?need?{2}.' result?=?template.format('is',?'you',?'Python') print(result)
3.調整順序
template?=?'Life?{2}?short,{1}?need?{0}.' result?=?template.format('Python',?'you',?'is')
print(result)
4. 普通方式
template?=?'Life?is?short,{}' a?=?'you?need?Python' result?=?template.format(a) print(result)
查看全部 -
9-1看的答案??
num=1
l1=[]
while num<=100
? ? num=num*num
? ? l1.append(num)
print(sum(l1))
查看全部 -
and(與運算):只有兩個布爾值都為True時,計算結果才為True or(或運算):只要有一個布爾值為True,計算結果才為True not(非運算):將True換成Flase,將False換成True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