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set元素中每個元素都需進行大小寫切換時,可通過使用for循環將set元素中每個元素進行賦值,后再通過切換大小寫的方法將元素進行修改后才可輸出切換大小寫后的結果。
在例子中,可通過lower()方法將元素切換至小寫后進行輸出,公式如下:
names=['Alice',?'Bob',?'Candy',?'David',?'Ellena']#list列表 name_set=set(names)#切換成set元素 print(name_set)#輸出set(['Bob',?'Ellena',?'Alice',?'Candy',?'David']) new_names=[?]?#新建一個空的list for?i?in?name_set:?#將set元素一次賦值給i? ????n=i.lower(?)?#通過lower()方法將i的元素切換成小寫模式,n即表示小寫的i的元素 ????new_name.append(n)#使用append()方法將n表示的元素追加到空list ????m=set(new_names)#后再通過set()方法將list元素切換成set元素 print(m)?#輸出set元素為小寫set(['bob',?'ellena',?'alice',?'candy',?'david'])
查看全部 -
由于set中的元素是無序的,因此不能通過索引來進行訪問元素。訪問set元素時可通過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set中,這時可使用in來判斷某個元素是否在set中。
Python還提供了以下幾種方法:
(1)將字母切換成大寫使用upper()方法
(2)將字母切換成小寫使用lower()方法
(3)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使用capitalize()方法
(4)所有單詞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使用title()方法
注:set元素中需要區分大小寫,判讀某個元素時須元素大小寫完全匹配才可判斷該元素在set里面。
查看全部 -
*乘
%取余
/除
//地板除
查看全部 -
打開命令行窗口(通過快捷鍵Win+R打開運行窗口,輸入cmd即可進入命令行窗口)
輸入python進入python運行環境(正確的python運行環境會有>>>的提示)
輸入你的第一行Python代碼print('Hello World'),回車即可運行,第一次運行,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在Hello World前后都有單引號'
print和>>>不可以有空格
注意(、)、'、')均為英文字符
# 鍵盤win + R?? 輸入cmd 進入命令指示行窗口? 輸入Python進入Python運行環境 正確的運行環境有>>>提示
進入Python第一行代碼 輸入 print(`Hello Python`)回車即可運行 輸出結果為查看全部 -
index()方法可以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T?=?(1,?1,?2,?2,?3,?3,?1,?3,?5,?7,?9) print(T.count(1))?#?==>?3 print(T.count(5))?#?==>?1
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T?=?(1,?1,?2,?2,?3,?3,?1,?3,?5,?7,?9) T.index(9)?#?==>?10 T.index(5)?#?==>?8 T.index(1)?#?==>?0?#?多次出現,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查看全部 -
set與list類似,擁有一系列元素,但set與list不同的是,set中元素不可重復,但list可以包含相同的元素,且set中的元素是無序的,而list是有序的。
創建set的方式是使用set(),在set的括號()內傳入一個list,list的元素會被轉化為set的元素。
在set中,若打印的元素中包含重復的元素時,則相同的元素只會保留一個,其他重復元素會被刪除。
s?=?set([1,?4,?3,?2,?5])?#set,在括號內添加一個list print(s)?#?==>?set([1,?2,?3,?4,?5])#將list列表內容轉化為set打印出來
上述打印的形式類似 list, 但它不是 list,仔細看還可以發現,打印的順序和原始 list 的順序有可能是不同的,因為set內部存儲的元素是無序的。
注:在3.9后的版本中打印set時輸出結果看起來像dict的輸出類型,但它確實就是set,這僅僅是打印的出來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查看全部 -
常見的編輯器包括Sublime Text3,Visual Code,PyCharm等查看全部
-
在dict中,使用keys()方法,可以返回dict中的所有key,在刪除某個元素時,可通過keys()方法判斷需要刪除的元素是否在dict中,可通過keys()方法進行運行,使得即使指定的key不存在時,系統也不會出現運行錯誤。
例子:使用if-else語句,判斷計算
d={'Alice':?45,'Bob':?60,'Candy':?75,'David':?86,'Ellena':?49}#dict? name='Mimi'??#指定刪除的元素 if?name?in?d.keys():????#假設指定刪除元素在keys列表中 ????d.pop(name)????#系統運行True,刪除指定元素 ????print(d)?#輸出剩下元素 else:??????#若指定元素不存在keys列表中,則輸出另外的結果false ????print('{}?not?in?d'.format(name))?#==》輸出Mimi?not?in?d在例子中,keys返回的所有元素中,不存在指定刪除的'Mimi'元素,因此返回false的結果;若指定刪除元素存在keys中時則返回true結果。
通過if-else刪除keys中的元素,即使指定元素不在keys內,可通過else方法返回另一種結果而使得計算機不出現運行錯誤
查看全部 -
dict提供pop()方法,可快速刪除元素。
pop()方法需要指定需要刪除的元素的key,同時返回對應的value。
pop()方法的參數時dict中的key,當key指定的元素不存在時,同樣會引起Python運行錯誤。
查看全部 -
以d={'Alice': [45],?'Bob': [60],?'Candy': [75]},Alice、Bob、Candy的最近三次的成績分別是[50, 61, 66],[80, 61, 66],[88, 75, 90],請更新dict,使得dict可以保存同學多次的成績為例。
在dict中添加新元素可使用如下公式:
(1)使用賦值方法:將同學最近的成績更新至dict
d={'Alice':?[45],'Bob':?[60],'Candy':?[75]}?#原dict列表 d['Alice']=[50,61,66]?#使用賦值方法將value更新至key d['Bob']=[80,61,66]??#d代表著原dict列表,d后面跟隨的中括號[?]內內容就是需要修改的key d['Candy']=[88,75,90] print(d)?#==》{'Alice':?[50,?61,?66],?'Bob':?[80,?61,?66],?'Candy':?[88,?75,?90]}(2)使用for循環,將同學們所有的成績更新至dict列表
d?=?{'Alice':?[45],'Bob':?[60],'Candy':?[75]}?#原dict,包含元素 l?=?([50,?61,?66],[80,?61,?66],[88,?75,?90])?#tuple容器,內含三個list 列表,需要添加的新元素 v=0?#設v,表示列表內的第一個元素 for?c?in?d:????#將dict元素依次賦值 ????for?s?in?l[v]:??#將tuple中每個元素從第一個元素開始依次賦予s ????????d[c].append(s)?#使用append()方法依次添加至被賦值了的dict元素 ????v+=1?#元素重復添加,直到添加結束 print(d)?#==》輸出計算結果為:{'Alice': [45, 50, 61, 66], 'Bob': [60, 80, 61, 66], 'Candy': [75, 88, 75, 90]},為同學的所有成績。 key:value
查看全部 -
dict是可變的,可以往dict中添加新的key:value。
添加新的key:value時,可以使用賦值語句往里面添加元素。
賦值語句:
dict[‘Mimi’]=?85?#使用賦值添加新元素,[‘Mimi’]就是新的key,85就mimi所對應的內容
value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元素,可以是list、tuple等。若需要添加的新key:value中value所對應的元素較多時,可使用賦值語句在dict中添加list列表。
查看全部 -
吉多·范羅蘇姆1989年發明查看全部
-
dict提供通過key找到對應的value的功能,通過dict[key]的形式,可獲得對應value。該功能與list列表通過下標的方式找到對應的位置的元素是類似的。
在dict中,對應的key不存在時,Python運行會引發錯誤,因此在通過key查找對應的value時,應先判斷key是否存在。
除了通過key獲取對應的value之外,還可以通過get方法來獲取。
get方法中,通過把key傳遞給get方法,也可以獲取對應的value,當key不存在時,也不會出現報錯同時會返回None。
get方法公式為:print(dict.get(key))。
get方法在代碼實現上更加簡單且不會引起錯誤,因此更推薦用get方法獲取dict的元素。
查看全部 -
添加新的dict:
S={?'Alice':?45, ????'Bob':?60, ????'Candy':?75,???#S為原有的dict分組 ????'David':?86, ????'Ellena':?49 } S['Gaven']=86?#?添加新的組,key映射value,‘Gaven’為新的key,86為新的valen print(S)?輸出==》{'Alice':?45,?'Bob':?60,?'Candy':?75,?'David':?86,?'Ellena':?49,?'Gaven':?86}注:在Python3.5以前的版本中,dict打印出的結果是無序的,結果隨機排列,但對應的key:valen不會發生改變,在Python3.6以后的版本中dict才是有序的。
查看全部 -
dict用來保存Python程序中的映射,以學生和學習成績為例,使用dict可以用來保存學生所對應的學習成績的映射:“學生”->“成績”,將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標到學生身上。
在dict中,每一項包含一個key和一個value,key和value是對應的,例子中,key代表著學生,value代表著學習成績。
使用花括號{ }來表示為一個dict,key和value之間使用冒號:進行分割,每一組key:value的最后使用逗號,表示為這一組的結束,有多組key:value時,最后一組無需使用逗號來表示結束。
例:
d?=?{ ????'Alice':?45, ????'Bob':?60, ????'Candy':?75, ????'David':?86, ????'Ellena':?49 }在上述例子中,一共有五組key:value,前四組都需要添加逗號,最后一組無需使用。
定義dict:
d=dict() print(d)={?}定義的同時需要在函數內添加數據,否則會默認獲得一個空dict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