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計算機程序中,變量不僅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合法的變量名:
1)由大小寫英文字母、數字和下劃線(_)組成
2)不能用數字開頭
3)不要和Python關鍵字重合(例:and、or、not)
定義變量
變量名 = 數據
例:a = 1
*Python為動態語言,一個變量可以先后存儲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
例:a = 1 # 這個時候a存儲的是整數類型
print(a)
a = 'ABC' # 這個時候a存儲的是字符串類型
print(a)
與之對應的是靜態語言Java、C、C++等等屬于靜態語言。
查看全部 -
Python基礎數據類型:
1.整數:十進制、二進制(前綴:0b;使用數字:0、1)、十六進制(前綴:0x;使用數字:0~9和字母:a、b、c、d、e、f)
*整數運算精準
2.浮點數(小數)
*把10用e替代,浮點數運算則可能會有四舍五入的誤差
3.字符串:‘Hello World’、"abc"
4.布爾值(對/錯):True、False
*布爾值可以用and、or和not運算
and運算是與運算,只有所有都為 True,and運算結果才是 True。
or運算是或運算,只要其中有一個為 True,or 運算結果就是 True。
not運算是非運算,它是一個單目運算符,把 True 變成 False,False 變成 True。
5.空值:None
*None和0是不一樣的
查看全部 -
def?info(**kwargs): ????names?=?kwargs['names']?#?入參取值,意思是調用info方法時會傳入參數名為names的參數 ????gender_list?=?kwargs['gender']?#?同上 ????age_list?=?kwargs['age']?#?同上 ????index?=?0?#?定義一個索引用于獲取?names、gender_list、age_list參數列表中的對應索引值。 ????for?name?in?names:?#?遍歷names列表 ????????gender?=?gender_list[index]?#?取值列表中索引為index?的值 ????????age?=?age_list[index] ????????print('name:?{},?gender:?{},?age:?{}'.format(name,?gender,?age))#打印值 ????????index?+=?1?#?索引+1 info(names=['田小娟','樸燦烈','宋雨琦'],gender=['女','男','女'],age=[16,17,18])
查看全部 -
函數把可變參數當做tuple去處理,在使用上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當需要找到特定位置的參數時只能通過下標去尋找,當順序發生改變時下標就會失效,這時函數邏輯就得重新修改實現。
Python函數提供可變關鍵字參數,可通過關鍵字的可以去找到對應的參數值,這與dict類似,Python把可變關鍵字參數去當做dict去處理,對于可變關鍵字參數一般使用**kwargs來表示
查看全部 -
除默認參數外,Python還接受一種參數叫可變參數,可變參數即任意個參數的意思,可變參數常用*ages來表示。
在使用上,Python會把可變參數定義為一個tuple,因此在函數內部把可變參數當做tuple來使用就可以。
當參數長度為0時使用可變參數,就會出現除0錯誤,因此在使用可變參數時需添加保護的邏輯來防止可變參數運行錯誤。
可使用if語句來進行保護判斷
def?average(*args):?#def函數 ????sum=0.0?#函數體?設初始數值sum=0.0 ????if?len(args)==0:?#假設使用if判斷參數的長度為0 ????????return?sum??#參數長度為0時使用return返回sum的參數而避免引起運行錯誤 ????else:?#當參數長度非0時 ????????for?i?in?args:?#將參數賦值 ????????????sum+=i?#把i包含的參數數值依次添加到sum ????????avg=sum/len(args)?#用avg定義sum的參數除以args參數長度 ????????return?avg?#輸出avg args=(1,2,3,4,5)?#args長度為5 print(average(*args))?#sum數值除以參數長度?輸出3.0
查看全部 -
定義函數的時可以有默認參數,當這個參數沒有傳遞的時候,參數就使用定義時的默認值。
默認參數的作用是簡化調用,只需把必須的參數傳進去,但在需要的時候又可傳入額外的參數來覆蓋默認參數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函數的參數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匹配,所以默認參數只能定義在必須參數的后面,否則會出現Python運行錯誤。
查看全部 -
在函數內部邏輯可以處理的前提下,函數參數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元素。
Python提供isinstance()函數,可用來判斷參數的類型,它接受兩個參數,一個是需要判斷的參數,第二個是判斷類型。
查看全部 -
10的n次方記作en查看全部
-
編程必備基礎知識……查看全部
-
在一個函數內調用其自身時,這個函數就是遞歸函數。
遞歸函數優點是定義簡單,邏輯清晰,理論上所有遞歸函數都可寫成循環的方式,但循環的方式不如遞歸函數清晰。
在使用遞歸函數時要注意防止棧溢出,在計算時,函數調用是通過棧(stack)數據結構來實現,每當進入一個函數調用時棧就會增加一層棧幀,函數返回就會減少一層。因此當函數調用次數過多時棧會溢出。
查看全部 -
\n表示換行
\t?表示一個制表符
\\表示?\?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
not計算的優先級是高于and和or的查看全部
-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其他數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
查看全部 -
return的不同使用:
(1)在函數體外
def?sub_sum(L):?#def函數 ????sum1=0???#初始值 ????for?i?in?L:?#參數依次賦值至i ????????????sum1=sum1+i*i?#for循環,參數依次乘以平方后添加至初始值 ????print(sum1)?#在函數體內打印 ????return?#此時return在函數體外 L=[1,2,3,4,5,6,7,8,9,10]?#參數 result=sub_sum(L)?#定義函數內容 print(result)?#結果在函數體內打印但沒有返回,打印空值none
(2)在函數體內
def?sub_sum(L):?#def函數 ????sum1=0???#初始值 ????for?i?in?L:??#參數依次賦值至i ????????????sum1=sum1+i*i?#for循環,參數依次乘以平方后添加至初始值 ????return?sum1??#return在函數體內,返回sum1的結果 L=[1,2,3,4,5,6,7,8,9,10]??#參數 result=sub_sum(L)??#定義函數內容 print(result)?#return在函數體內返回結果,輸出結果為385
查看全部 -
取模運算
兩數相除所得余數
判斷奇數偶數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