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創建分區
前面小節介紹了文件系統,本小節介紹如何創建分區,創建分區之后就可以用來容納文件系統。
1. 硬盤分區介紹
Linux 磁盤分區主要分為基本分區(primary partion)和擴充分區 (extension partion) 兩種,基本分區和擴充分區的數目之和不能大于四個。且基本分區可以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區。擴充分區必須再進行分區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說它必須還要進行二次分區。在 Linux 中,每一個硬件設備都映射到一個系統的文件,對于硬盤、光驅等 IDE 或 SCSI 設備也不例外。Linux把各種 IDE 設備分配了一個由 hd 前綴組成的文件,而對于各種 SCSI 設備,則分配了一個由 sd 前綴組成的文件。
1.1 分區的作用
- 主分區主要是用來啟動操作系統的,它主要放的是操作系統的啟動或引導程序,/boot分區最好放在主分區上。
- 擴展分區不能使用的,它只是做為邏輯分區的容器存在的;我們真正存放數據的是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大量數據都放在邏輯分區中
- 如果你用的是 GPT 的分區方式,那么它沒有限制主分區個數
Tips:從MBR轉到GPT分區或者說從GPT轉到MBR會導致數據全部丟失。
2. fdisk 命令參數介紹
下面列舉了一些 fdisk
命令參數作用:
fdisk 命令參數名稱 | 功能與作用描述 |
---|---|
-a | 設置活動分區標志 |
-b | 編輯 BSD Unix 系統用的磁盤標簽 |
-c | 設置 DOS 兼容標志 |
-d | 刪除分區 |
-l | 顯示可用的分區類型 |
-m | 顯示命令選項 |
-n | 添加一個新分區 |
-o | 創建 DOS 分區表 |
-p | 顯示當前分區表 |
-q | 退出,不保存更改 |
-s | 為 Sun Unix 系統創建一個新磁盤標簽 |
-t | 修改分區的系統 ID |
-u | 改變使用的存儲單位 |
-v | 驗證分區表 |
-w | 將分區表寫入磁盤 |
-x | 高級功能 |
3. 查看機器所掛硬盤個數及分區情況
執行 fdisk -l
命令查看機器所掛硬盤個數及分區情況,執行結果如下圖:
通過如圖的信息,我們知道該機器中掛載三個硬盤(或移動硬盤), /dev/nvme0n1
表示第一塊硬盤是 nvme0n1
,/dev/mapper/cl-root
表示根分區 cl-root
,系統所有的東西都在這里面, /dev/mapper/cl-swap
表示交換分區 cl-swap
,表示虛擬內存,當物理內存不足的時候,使用該硬盤上的空間。也可以查看單個硬盤情況,以 /dev/nvme0n1
為例,命令如下:
fdisk -l /dev/nvme0n1
執行結果如下圖:
4. 硬盤分區
以 /dev/nvme0n1
為例,對其分區命令如下:
fdisk /dev/nvme0n1
執行結果如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p
表示打印分區表,下面使用 n
命令可以添加分區,執行結果如下圖:
5. 小結
Linux 演示了如何創建分區,需要注意的是本小節演示的是虛擬機系統中的虛擬硬盤,實際業務中,需要先掛載一個硬件設備,然后使用 fdisk
命令對其進行分區,分了主分區之后,剩下的分給擴展分區,然后可以對擴展分區進行邏輯分區,主分區可以被文件系統直接格式化,而擴展分區則只能容納其他主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