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 Object.is()
1. 前言
在 ES5 中判斷兩個值是否相等基本都是使用 == 或 === 來判斷,ES6 提供了 Object.is() 方法來判斷兩個值是否相同,這個方法彌補了使用等號方式判斷所存在的問題。
2. 方法詳情
2.1 基本語法
Object.is() 會接收兩個需要判斷的參數,最后返回一個布爾值,如果相同則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語法使用:
Object.is(value1, value2);
參數解釋:
| 參數 | 描述 |
|---|---|
| value1 | 第一個需要比較的值 |
| value2 | 第二個需要比較的值 |
2.2 基本使用
下面通過一些案例來說明一下 Object.is() 的使用:
Object.is('imooc', 'imooc'); // true
Object.is('imooc', 'mooc'); // false
Object.is(window, window); // true
Object.is([], []); // false
var foo = { a: 1 };
var bar = { a: 1 };
var obj = foo;
Object.is(foo, foo); // true
Object.is(foo, bar); // false
Object.is(foo, obj); // true
Object.is(null, null); // true
// 特例
Object.is(0, -0); // false
Object.is(0, +0); // true
Object.is(-0, -0); // true
Object.is(NaN, 0/0); // true
上面的代碼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象判斷時,如果判斷的數據是引用類型,即使兩個對象值是一樣的,但是它們也會返回 false,這是由于對象的存儲方式決定的。在判斷 0 和 - 0 的時候,二者不是同一個值,所以返回 false。
3. 對比等號 (=)
判斷值相等,一般有兩種 ==(雙等) 和 === (三等),他們之間有所不同。在值對比的過程中,類型轉換在中間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對比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值是否被類型轉換了。
3.1 == 運算符
== 是一個非嚴格相等的對比運算符,它只會對比兩邊的操作數是否相等,相等則會返回 true。如果對比的操作數類型不同,則會自動將值進行隱式轉換為一種常見的類型,然后才進行相等性比較。我們來看如下的實例:
0 == -0 // true
0 == '0' // true
0 == false // true
0 == '' // true
"" == false // true
null == undefined // true
1 == '1' // true
true == 'true' // false
NaN == 'NaN' // false
NaN == NaN // false
{"name": "imooc"} == {"name": "imooc"} // false
let a = {"name": "imooc"}
let b = a
console.log(a == b) // true
上面的代碼中,列出了 == 判斷大部分場景,但是這樣的判斷方式存在嚴謹性,在類型不同的時候會做類型轉換,這樣不利于判斷兩個值是否真實相等。我們總結以下幾點:
NaN不等于包含它自身在內的任何值;- 0 和 - 0 相等;和 false 也是相等的,和空字符串也是相等的;
null等于null和undefined;- 操作的值可以被自動轉換為
String、Boolean、Number三種類型; String類型的比較會區分操作值大小寫;- 兩個操作值如果引用同一個對象,返回
true,否則false; - 6 個虛值 (
null,undefined, ‘’ ,0,NaN,false)。
3.2 === 運算符
=== 是嚴格相等的,被稱作全等操作符,和 == 很相似,區別在于 === 不執行隱式類型轉換。只有當兩個操作值的值與類型都相等的前提下,才會返回 true。但是一些操作值的判斷還是會有問題:
+0 === -0 // true
true === true // true
null === null // true
NaN === NaN // false, NaN永遠不等于NaN
1 === '1' // false, 值類型不同:數值和字符串
true === 'true' // false
null === undefined // false
'Imooc' === 'imooc' // false, 嚴格區分大小寫
null
上面的代碼中,存在兩個問題,+0 和 - 0 是全等的,雖然它們沒有進行隱式轉化,但是它們是帶符號的,我們其實也不希望它們是相等的。NaN 不等于任何值,包括它自己,這樣我們就無法判斷兩個 NaN 值相等了。根據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NaN不等于包含它在內的任何值;- 0 等于 - 0,+0 和 -0 也相等;
null等于null,但不等于undefined;String嚴格區分大小寫;- 兩個操作值如果引用同一個對象,返回
true,否則false。
3.3 Object.is()
Object.is() 被稱為同值相等的比較,在兩個值進行比較時用到了很多規則,比如上面 === 在判斷帶符號的 0 時返回的都是 true,NaN 和任何值都不相等,但 Object.is() 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Object.is(0, -0); // false
Object.is(NaN, NaN); // true
下面我們來看下,Object.is() 都有哪些規則:
- 當操作值都沒有被定義時,這時它們的值是
undefined,通過Object.is()判斷的結果為true。
let a
let b
Object.is(a,b) // true
Object.is()也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
Object.is('Imooc', 'Imooc') // true
Object.is('Imooc', 'imooc') // false
- 操作值的類型必須相同,無論是什么值,只要類型不一樣就會返回
false。
Object.is(null, 'null') // false
Object.is(undefined, 'undefined') // false
- 判斷引用類型的值時,引用類型的地址相同時,則相等,與
==和===判斷的結果是一樣的。
let a = {"name": "imooc"}
let b = a
Object.is(a, b) // true
Object.is({"name": "imooc"}, {"name": "imooc"}) // false
Object.is(window, window) // true, 只有一個window全局變量
- 操作數是 0、+0、-0 的比較,0 和 +0 是相等的,因為正號可以省略,但是 0 和 -0 是不相等的,這樣就和
===判斷的結果不一樣了。
Object.is(0, +0) // true
Object.is(0, -0) // false
- 當兩個操作值是
NaN時,使用Object.is()返回的結果是true這個和===返回的結果不一樣,如果計算的結果是NaN的話,返回的結果也是true。
Object.is(NaN, NaN) // true
Object.is(NaN, 0/0) // true
4. 小結
本節講解了判斷兩個值是否相同的方法 Object.is(),這個方法彌補了使用等號(=)判斷的不足,更加準確地判斷兩個值是否相同。同時處理 0 和 - 0 以及 NaN 值的判斷,所以在開發中,盡量使用 Object.is() 方法去判斷兩個相同的值,會更加準確明了。
殺手Kira ·
2025 imoo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