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nge(1,101)
range(stop)range(start, stop[, step])
start: 計數從 start 開始。默認是從 0 開始。例如range(5)等價于range(0, 5);
stop: 計數到 stop 結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沒有5
step:步長,默認為1。例如:range(0, 5) 等價于 range(0, 5, 1)
查看全部 -
在Python中,定義一個函數要使用 def 語句,依次寫出函數名、括號()、括號中的參數和冒號:,然后,在縮進塊中編寫函數體,函數的返回值用 return 語句返回。
def my_abs(x):
??? if x >= 0: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x
return表示返回的意思,函數體內部的語句在執行時,一旦執行到return時,函數就執行完畢,并將結果返回。
查看全部 -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functions.html
列舉了Python內置的大部分函數
要調用一個函數,需要知道函數的名稱和參數。對于abs()函數,abs就是函數的名稱,括號()內,就是函數的參數,當函數沒有參數時,默認就是一個空括號。
傳遞的參數數量一定要和函數要求的一致,不然將會引起錯誤。
其次,如果傳入的參數數量是對的,但是參數的類型不能被函數所接受,也會引起錯誤。
求長度函數len()
求絕對值的函數 abs()
cmp()函數可以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基礎數據類型的轉換函數,int()函數可以將合法的其它類型數據轉換為整數,str()函數可以將其它類型的數據轉換為字符串。
查看全部 -
discard()方法刪除元素
name_set.discard('Jenny')
和remove()不同的是,當元素不存在時,使用discard()并不會引發錯誤。
clear()方法快速清除set中的所有元素
name_set.clear()
set提供方法判斷兩個set之間的關系,比如兩個集合set,判斷其中一個set是否為另外一個set的子集或者超集。
# 判斷s1是否為s2的子集
s1.issubset(s2)
# 判斷s2是否為s1的超集
s2.issuperset(s1)set提供isdisjoint()方法,可以快速判斷兩個集合是否有重合,如果有重合,返回False,否則返回True。
s1.isdisjoint(s2)
查看全部 -
remove()方法
name_set.remove('Jenny')
如果remove的元素不在set里面的話,那么將會引發錯誤。
查看全部 -
name_set = set()
for name in names:
? ??? name_set.add(name)查看全部 -
賦值語句其實有兩個功能:
當key不存在時,往dict中添加對應的key: value元素。
當key存在時,會更新dict,用新的value替換原來的value。
因此,在使用賦值語句往dict中添加元素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覆蓋問題,我們需要先判斷key是否存在,然后再做更新。
查看全部 -
add()方法
name_set.add('Gina')
name_set.add('Alice')update()方法
name_set.update(new_names)
查看全部 -
dict和tuple不一樣,dict是可變的,我們隨時可以往dict中添加新的key-value
append()
查看全部 -
由于set里面的元素是沒有順序的,因此我們不能像list那樣通過索引來訪問。訪問set中的某個元素實際上就是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set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in來判斷某個元素是否在set中。
'Alice' in name_set
set元素是區分大小寫的。
查看全部 -
在dict中,也是一樣的,當對應的key不存在時,也會引發錯誤。
dict提供通過key找到對應value的功能,通過d[key]的形式,就可以得到對應的value。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key來獲取對應的value,這種方法不會引起錯誤,dict本身提供get方法,把key當作參數傳遞給get方法,就可以獲取對應的value,當key不存在時,也不會報錯,而是返回None。
查看全部 -
set擁有一系列元素,set里面的元素是不允許重復的,set內部存儲的元素是無序的。
在傳入set()的list中,包含了重復的元素,但是打印的時候,相同的元素只保留了一個,重復的元素都被去掉了,這是set的一個重要特點。
創建set的方式是使用set(),并傳入一個list,list的元素將會被轉換成set的元素。
s = set([1, 4, 3, 2, 5])
查看全部 -
count()方法
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對于不存在的元素,count方法不會報錯,而是返回0
index()方法
index()方法可以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index()方法和count()方法不一樣,當指定的元素不存在時,使用index()方法Python會報錯。
查看全部 -
元組數據類型可以把不是元組的容器轉換為元組,比如將列表轉換成元組。
tuple和list不一樣的是,tuple是固定不變的,一旦變成tuple,tuple中的每一個元素都不可被改變,同時也不能再往tuple中添加數據,而list是可以的。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