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1='ABC'
s2='123'
s3='xyz'
for x in s1:
? ? for y in s1:
? ? ? ? for z in s1:
? ? ? ? ? ? print(x+y+z)
查看全部 -
Python二維list
有可以思考學習簡化代碼的地方
# Enter a code
L = [[1,2,3], [5, 3, 2], [7,3,2]]
for cube in L:
? ? length = cube[0]
? ? width = cube[1]
? ? height = cube[2]
? ? result = length * width * 2 + width * height * 2 + length * height * 2
? ? print(result)
查看全部 -
r'...'表示法可以表示包含"的字符串。
比如
print(r'''"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與
print('''\"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是一樣的,都可以運行
查看全部 -
求偶數和
實際操作運行查看全部 -
求和
對比正確答案查看全部 -
T = ((1+2),? ((1+2),), ('a'+'b'), (1, ), (1,2,3,4,5))
其中,?('a'+'b')并不是元組,而是字符串'ab'。
查看全部 -
\n:換行
\t:制表符
\\:\本身
\:轉義符(\,表示,)
查看全部 -
加:+
減:-
乘:*
除:/
取模運算:%(取余值)
????????????????%2(判斷奇偶:0為偶,1為奇)
地板除://(結果會忽略純小數的部分,得到整數的部分)
小數點位數:round()
查看全部 -
整數,
二進制數:加前綴0b
十六進制數:(使用abcdef)加前綴0x
浮點數:1.23e9
字符串:
布爾值:and,or,not,
空值:None(與0不同含義)
查看全部 -
這道題剛開始不會,另外參考答案有兩個點值得學習
1、直接用append()函數將 x*x 作為一個整體放入列表中,而不是列表只存1~100,這樣代碼會簡潔很多
2、最后在使用sum()的時候,因為該函數本作用是接收一個list作為參數,并返回list所有元素之和,所以沒必要畫蛇添足再遍歷列表,把取出來的數再去相加。
查看全部 -
入門課程很好的。
查看全部 -
這道題剛開始不會!?。。。《嗫纯?,多體會?。?!
TypeError: info()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3 were given
錯誤寫法(報錯):
names= ['Alice', 'Bob', 'Candy']
gender = ['girl', 'boy', 'girl']
age = [16, 17, 15]
info(names , gender, age )正確寫法:
1、info(names=names , gender=gender, age=age )
2、info(names = ['Alice', 'Bob', 'Candy'], gender = ['girl', 'boy', 'girl'], age = [16, 17, 15])
查看全部 -
這道題剛開始不會做,看了答案才知道怎么做??!沒想過直接把參數默認值設為'world',另外,輸出格式,name拼接的方法之前也忘了
def greet(name='world'):
? ?print('Hello, '+name+'.')
s1=greet()
s2=greet('Alice')查看全部 -
#請實現函數func,當參數類型為list時,返回list中所有數字類型元素的和,
# 當參數類型為tuple時,返回tuple中所有數字類型元素的乘積。?。。。。。。。。。。。。。。。。。。。。。?!
#錯誤點: 1、初始化sum的值的語句放置的位置不對,導致結果不對
#2、在遍歷列表及元組時,for i in num 就已經是獲取其中的元素了,不需要再通通過下標“n[i]”來獲取了,因為for 拿到的就已經是元素,而不是列表或元組角標!?。。。。。。。。。。。。。。。。。。。。?/strong>
def func(n):
? ?if ?isinstance(n,list):
? ? ? ?sum1=0
? ? ? ?for i in n:
? ? ? ? ? ?#sum1=0 放的位置不對,該句導致每次循環sum1都重置為了0,所以計算結果總是5
? ? ? ? ? ?if isinstance(i,int) or isinstance(i,float):
? ? ? ? ? ? ? ?sum1=sum1+i
? ? ? ?return sum1
? ?elif isinstance(n, tuple):
? ? ? ?sum2=1
? ? ? ?for i in n:
? ? ? ? ? ?#sum2=1 放的位置不對,該句導致每次循環sum1都重置為了1,所以計算結果總是5
? ? ? ? ? ?if isinstance(i,int) or isinstance(i,float):
? ? ? ? ? ? ? ?sum2=sum2*i
? ? ? ?return sum2
? ?else:
? ? ? ?return None
l= [1,2,'w',3,'t',4,5]
result1 = func(l)
t= (1,2,'f',3,4,5,'T')
result2 = func(t)
d={1,2,3,4,5}
result3= func(d)
print(result1,result2)查看全部 -
#請分別使用循環和遞歸的形式定義函數,求出1~100的和。
注意:在做該道練習題時,用循環來編程時最開始想到的是用for循環, 但是又想不到怎么賦值1~100,于是利用列表,再利用for循環把1~100賦值到列表里。用遞歸來編程時忘了寫遞歸截止條件,導致運行報錯(遞歸次數太多),因為從100一直到1的過程中,沒有在1處停止,就會一直往下走,取數0、-1、-2.。。。
參考答案:循環用的是while,從1循環到100,這種方法簡潔很多。
#我的方法
def sum(num):
? ?sum=0
? ?for i in num:
? ? ? ?sum=sum+i
? ? ? ?i+=1
? ?return sum
l=[]
for j in range(101):
? ?if j!=0:
? ? ? ?l.append(j)
result=sum(l)
print(result)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