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中有這樣一種情形:我們需要存儲多個同類型數據。比如,保存 1600 個學生的年齡。是否需要聲明 1600 個 int 類型的變量?過了一年,學生們長了 1 歲,是否需要給每個變量重新賦值?這件事情,想想就怕怕。好在C#中有一種數組,專門存儲一組相同類型的數據。數組的聲明和初始化語法如下:
數據類型[ ] 數組名 = new 數據類型[長度];
注意:數組名像變量名一樣要遵循標識符的命名規則;長度必須是整數
下面我們來比較變量和數組的聲明與初始化,右邊是在內存中為變量和數組分配空間的示意:
對比變量 x 和數組 y 就會發現,數組 y 中其實包含了 3 個 double 類型的變量,為什么是 3 個?因為初始化數組時在 [ ] 中聲明的長度為 3 。既然都在數組 y 中,所以 3 個變量(應該叫數組元素)的名字都叫 y ,為了區分它們,按照順序給它們加上索引 [0]、[1]、[2] 。請注意:數組的索引從 0 開始遞增。那么,數組 y 中 3 個元素的名字就變成了 y[0]、y[1]、y[2] 。最后再注意一點:數組經過初始化以后,數組元素有默認的初始值, double 類型為 0.0 , int 類型為 0 , char 類型為 'a' , bool 類型為 false , string 類型為 null 。
數組元素的賦值與普通變量相同。下面的示例中,我們聲明了一個長度為 3 的 string 類型數組,逐個賦值,然后打?。?/p>
上例中,需要注意的是元素的索引,數組元素索引從 0 開始遞增,所以長度為 3 的數組,其元素索引為 [0]、[1]、[2] 。
如何知道一個數組的長度呢? 數組.Length 屬性會返回數組的長度(即數組元素的個數)。請看下面的例子:
代碼中的 friends.Length 會返回 friends 數組的長度,請看運行結果:
使用數組,比較容易出錯的是數組的長度和元素索引,請在右邊代碼的第 11 行插入代碼,完成數組初始化;在第 13、14、15、16 行填寫元素索引完成賦值;在第 18 行填寫索引,完成輸出。
數組長度為 4 、類型為 int ,所以第 11 行應該為:
int[] age = new int[4];
數組元素索引從 0 開始遞增,所以第 13 - 16 行應該為:
age[0] = 18; age[1] = 20; age[2] = 23; age[3] = 17;
第 18 行應該為:age[0],age[1],age[2],age[3]);
請驗證,完成請求
由于請求次數過多,請先驗證,完成再次請求
打開微信掃碼自動綁定
綁定后可得到
使用 Ctrl+D 可將課程添加到書簽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