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一時興起,突然讓我研究一下鼾聲,用智能手機采集鼾聲,然后分析鼾聲,區分出正常鼾聲和危險鼾聲,我猜想可能會用到一些模式識別之類的知識
2 回答

明月笑刀無情
TA貢獻1828條經驗 獲得超4個贊
很有意思的命題,本質上仍然是經典的分類問題,設計方案借鑒一般的模式識別問題解決方案。
1. 鼾聲數據的獲取,盡可能的豐富,可能要費點功夫(亦或導師提供?很想知道你們如何區分是正?;虿徽w暎?。
2. 生成特征,聲音的相關特征量是必須的了,除此還可以考慮年齡、性別、體質、區域、氣候等等。
3. 提取選擇特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本質上是特征矩陣的降維,降低樣本的依賴性,提高分類效果。
4. 分類器設計,常見有Bayes決策、SVM、神經網絡、決策樹、Boosting等方法。
我的經驗是算法性能嚴重依賴于特征,好的特征一般的分類器就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反之,再好的分類器也無能為力。

皈依舞
TA貢獻1851條經驗 獲得超3個贊
我說點實際的建議:
首先要獲得特征
鼾聲的長度,和節奏
數字列表一段鼾聲的傅立葉分析(也就是頻譜)
數字列表既然有智能手機,還可以獲取從加速度儀獲得的振動信息
然后進行歸類
先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數據采集
進行歸類時,一定要留出10%的樣本作為測試
其他建議
一定要對于數據進行處理找到比較明顯的特征
用手機采集,數據用Matlab等工具進行處理,爭取可視化,因為人腦還是比電腦更換的分類器,最后將完成的算法用于手機
可以當鬧鈴使——當人在潛層睡眠時打開鬧鈴,而不是不論睡眠情況如何,都定點打開鬧鈴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