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DataReceived收到一條完整的數據后,用上lock,然后處理數據,完了之后解放lock.
1 回答

PIPIONE
TA貢獻1829條經驗 獲得超9個贊
lock (1級)
過程:對象1——獲鎖——修改——釋鎖——對象2——獲鎖....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吧?(在對象1進行修改的時候,其它對象不能干預)
如:
static string a=DataReived...(接受到數據)
object b=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對象1()
{lock(b){//修改處理 獲取到的數據 }}
public static void 對象2()
{lock(b){//修改處理 獲取到的數據 }}
///////////////////////////陽光的啥...說的也對,lock鎖是用于2個甚至多個 對象 對 你要訪問的對象 進行 修改訪問,而你對象正在訪問DataReceived的數據,又不是多個對象對DataReceived收到一條完整的數據進行訪問
要你這么說,你需要學習一下同步機制 的ReaderWriterLock類
這是個啥類?它會讓你 擁有 多個 “讀線程” 1個“寫線程”
等你修改DataReceived的數據的時候,很多的"讀線程"會共同讀取,最新的值,(讀線程如此的多,怕個啥)
- 1 回答
- 0 關注
- 89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