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通讀 https://blog.golang.org/race-detector,我不完全相信為什么示例 1 是競爭條件。以下是具有爭用條件的代碼摘錄(第 14-16 行):11 func main() {12 start := time.Now()13 var t *time.Timer14 t = time.AfterFunc(randomDuration(), func() {15 fmt.Println(time.Now().Sub(start))16 t.Reset(randomDuration())17 })18 time.Sleep(5 * time.Second)19 }20 21 func randomDuration() time.Duration {22 return time.Duration(rand.Int63n(1e9))23 }這篇博客文章繼續解釋為什么存在競爭條件:如果初始計時器持續時間非常小,則計時器函數可能會在主 goroutine 為 t 賦值之前觸發,因此對 t.Reset 的調用是使用 nil t 進行的。我沒有遵循為什么持續時間對返回值很重要。即使在單獨的 goroutine 中運行,在繼續執行其代碼之前,它不會提供返回值嗎?在填充返回值的足夠長的持續時間下,會發生什么變化?time.AfterFunc
1 回答

胡說叔叔
TA貢獻1804條經驗 獲得超8個贊
在給定的示例中,可以執行以下操作:
通話時間。AfterFunc()
時間。AfterFunc() 啟動一個等待計時器攻擊的 goroutine。時間。Afterfunc繼續運行。
定時器罷工,調用余真菌
在Func調用t.Reset->恐慌之后,因為t將在步驟5處設置
調用時間。AfterFunc() 返回,設置 t
- 1 回答
- 0 關注
- 106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