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答

TA貢獻1891條經驗 獲得超3個贊
通過 0.1 m * 0.1 m 面積輕松解決平均數據
為此,您必須將緯度,經度坐標轉換為x,y坐標。
在這里,我使用模塊:utm
x,y,_,_ = utm.from_latlon(latitude, longitude)
之后,您可以創建一個新列,以分米為單位表示x,y坐標:
def apply_fun (raw):
x,y,_,_ = utm.from_latlon(raw['Lat'],raw['Long'])
return str(np.round(x*10))+"|"+str(np.round(y*10))
然后將其添加到您的數據幀:
x = df.apply(lambda row : apply_fun(row),axis=1)
df.insert(3,'Group',x)
并應用 groupby 函數:
gdf = df.groupby(['Group']).agg({"Lat":["mean"],"Long":["mean","count"],"val":["mean"]})
gdf = gdf.reset_index().drop(columns=['Group'],level=0)
gdf.columns = [' '.join(col) for col in gdf.columns]
我們完成了!:)
上一個解決方案的泛化
要按 k1 米 * k2 米面積對數據進行分組,只需修改此函數:
def apply_fun (raw):
x,y,_,_ = utm.from_latlon(raw['Lat'],raw['Long'])
return str(np.round(x/k1))+"|"+str(np.round(y/k2))
對先前解決方案的批評
正如我之前指出的那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將緯度,long轉換為x,y坐標。
在前面的解決方案中,我將緯度,經度轉換為utm坐標。utm系統是一個制圖投影,將地球劃分為120個區域:60個北部和60個南部。因此,當我們這樣做時:
x,y,area_number,NS = utm.from_latlon(raw['Lat'],raw['Long'])
(x,y)是我們在該地區的位置。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我們的傳感器位于同一UTM區域時,我們的解決方案才有效。(area_number,NS)
我們還可以使用 ECEF 轉換進行此轉換,該轉換直接將緯度,經度轉換為 x,y 坐標。我不知道這些方法的精度,由于我們被要求精確到十分之一米,我更喜歡選擇看起來更準確的utm轉換。
如果要使用 ECEF 方法,請按如下方式完成:
import pyproj
def gps_to_ecef_pyproj(lat, lon, alt):
ecef = pyproj.Proj(proj='geocent', ellps='WGS84', datum='WGS84')
lla = pyproj.Proj(proj='latlong', ellps='WGS84', datum='WGS84')
x, y, z = pyproj.transform(lla, ecef, lon, lat, alt, radians=False)
return x, y, z
x,y,z = gps_to_ecef_pyproj(raw['Lat'],raw['Long'],0)
(我從這里獲取代碼:https://gi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30160/converting-wgs84-to-ecef-in-python)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