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我的問題是“sv”的作用是什么func (h Header) Clone() Header { if h == nil { return nil } // Find total number of values. nv := 0 for _, vv := range h { nv += len(vv) } sv := make([]string, nv) // shared backing array for headers' values h2 := make(Header, len(h)) for k, vv := range h { n := copy(sv, vv) h2[k] = sv[:n:n] sv = sv[n:] } return h2}為什么不把它寫成這樣,只是將值分配給 h2 而不是創建一個切片 for k, vv := range h { // changed here h2[k] = vv }
1 回答

一只甜甜圈
TA貢獻1836條經驗 獲得超5個贊
它看起來像Header一個map[string][]string,(也許是 http.Header?)。如果它按照您的建議進行,那么新Header的將是地圖的淺表副本,其中包含來自 source 的原始切片Header。如果修改了這些切片的后備數組的內容,則復制的標頭也將被修改。例如:
s:=make([]string,0,10)
s=append(s,"a")
header[key]=s
h2:=header.Clone()
s=append(s,"b")
// Here, both header[key] and h2[key] has two elements, "a" and "b"
防止這種情況,Clone正在做一個深拷貝,其中每個[]string也被復制。那將需要len(h)字符串切片分配,每個鍵一個。相反,該算法使用一個分配,一個包含原始標頭的所有字符串的單個共享字符串切片。
該算法首先計算標題中包含的字符串數量,并分配該大小的字符串切片。在第二個 for 循環中,它將字符串從鍵的值復制到共享字符串切片,使用該共享切片數組創建切片并將其設置為鍵的值,然后更新共享切片以指向下一個可用的空槽。最后,它是一個具有單一內存分配的深拷貝,而不是len(h).
- 1 回答
- 0 關注
- 132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