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研究 Java 中的可重入鎖定。需要對這個概念進行一定的澄清,了解它實際上是如何工作的。我對以下代碼段的理解是什么:class Test{ public synchronized a(){ some code; b(); some code; } public synchronized b(){ some code; }}上面的代碼有這種可重入鎖問題的場景。我在這里的理解是,假設我們有兩個線程:在測試共享對象上執行的應用程序中的 T1 和 T2。T1 或 T2 獲取鎖的任何人都在 a() 和 b() 上獲取鎖。先說T1并執行a()。當 a() 控制的執行到達 b(); 稱呼?,F在,在這種情況下,T1 期望此 b() 的新鎖,或者因為它已經鎖定了 b(),因此跳過鎖定。需要有關此行為的詳細解釋以及上述代碼中的問題的幫助。此外,可重入鎖定機制將如何在此處提供幫助以及對此的片段和詳細解釋。
2 回答

紅顏莎娜
TA貢獻1842條經驗 獲得超13個贊
可重入鎖是一種允許線程在已經持有鎖時再次(多次)獲取鎖的鎖。
例如,如果線程T1
調用a()
一個對象,該a()
方法獲取該對象的鎖,并開始執行主體。當a
調用主體時b()
,b()
調用“可重入”獲取相同的鎖。當b()
調用返回時,a()
調用仍然持有鎖。只有在a()
調用返回時才會釋放鎖。
(假設,如果 Java 原始鎖不是可重入的,那么隨后調用的序列T1
調用可能會死鎖或拋出異常......)a()
b()
可重入鎖通常使用引用計數來實現,該引用計數告訴鎖定實現可重入的深度。

慕慕森
TA貢獻1856條經驗 獲得超17個贊
如果鎖不是可重入的,線程將無法b()
在持有進入時獲得的鎖時調用a()
。
當a()
被調用時,它調用b()
你需要一個可重入的鎖,否則線程會自己嘗試第二次獲取鎖。它不會再次嘗試獲取鎖,而是識別出它已經有一個鎖b()
,因此會增加一個計數器,這樣當存在時,它不會釋放鎖而是遞減計數器。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