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答

TA貢獻1874條經驗 獲得超12個贊
其實無論用那種測試方法,接口測試的原理是通過測試程序模擬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請求報文,服務器接收請求報文后對相應的報文做出處理然后再把應答報文發送給客戶端,客戶端接收應答報文這一個過程。
用loadrunner實現接口測試
大家都知道loadrunner是一種性能測試工具,但它也可以用在我們做接口測試的時候。開發人員開發出來的接口,提供給測試人員詳細的接口使用說明書,該說明書最基本的要求如下:
接口測試地址:/sns/publish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
publish
>
123
456
userid
2
commentstypeid
123
456
don't
forget
the
meeting!
這也是一種寫法,可以跟web_submit_data互換。這種寫法更利于拼接參數。
方法一適合一些xml結構的根元素下的子元素同處于根元素下面,且子元素數目較少的情況下,如果xml結構比較復雜,比如說根元素下面有多級子元素,或者xml樹結構分叉較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把xml拼接成一個字符串然后通過web_custom_request()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我們在做接口功能測試的時候會很注意接口的應答報文的信息,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loadrunner的日志信息查看或者可以通過web_reg_find()或者web_find()這樣的api函數來統計接口的運行結果,推薦使用web_reg_find(),web_reg_find()和web_find()在這里。
因為web_reg_find()是注冊型函數,所以應該放在web_submit_data()或者web_custom_request()的前面。

TA貢獻1893條經驗 獲得超10個贊
你說的是interface的話...
接口一個作用不是用來實現嗎?彌補類不能多重繼承的遺憾。
接口中的的方法一般都是抽象的,沒有方法體,在其子類中詳細寫。
你說的是測試的接口的話,額是一點都記不起來啦···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