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在瀏覽有關Google協議緩沖區數據交換格式的一些信息。有沒有人玩過這個代碼,甚至圍繞它創建了一個項目?我目前正在Python項目中使用XML來通過文本編輯器手動創建結構化內容,并且我想知道對協議緩沖區作為面向用戶的輸入格式的一般看法是什么。速度和簡潔性的好處似乎確實存在,但是在實際生成和處理數據時有很多因素。
4 回答

撒科打諢
TA貢獻1934條經驗 獲得超2個贊
如果您正在尋找面向用戶的交互方式,請堅持使用xml。當前,它具有更多的支持,理解和普遍接受。如果是內部的,我會說協議緩沖區是個好主意。
也許幾年后,就會出現更多支持協議緩沖區的工具,然后開始尋找面向公眾的api。在那之前... JSON?

慕姐4208626
TA貢獻1852條經驗 獲得超7個贊
協議緩沖區旨在優化機器之間的通信。它們確實不是旨在與人類互動。同樣,該格式是二進制的,因此在該用例中不能替換XML。
我還建議將JSON作為最緊湊的基于文本的格式。

當年話下
TA貢獻1890條經驗 獲得超9個贊
根據您的簡短描述,聽起來協議緩沖區不合適。短語“在文本編輯器中手工創建的結構化內容”對XML幾乎是尖叫。
但是,如果您想要與組織外部不共享的數據結構進行高效,低延遲的通信,則二進制序列化(例如協議緩沖區)可以帶來巨大的成功。

倚天杖
TA貢獻1828條經驗 獲得超3個贊
PB等二進制格式的另一個缺點是,如果只有一點點錯誤,則整個數據文件都是不可解析的,而是使用JSON或XML,作為最后的選擇,您仍然可以手動修復錯誤,因為它是人類可讀的并且具有內置冗余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