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賦值運算符“=”和“平凡”PL/pgSQL的文檔說,聲明和變量賦值是通過:=..但是一個簡單的,更短的,更現代 (見腳注) =似乎如預期的那樣起作用: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oo() RETURNS int AS $$
DECLARE
i int;
BEGIN
i = 0;
WHILE NOT i = 25 LOOP
i = i + 1;
i = i * i;
END LOOP;
RETURN i;
END;
$$ LANGUAGE plpgsql;
> SELECT foo();
25請注意,Pl/pgSQL可以清晰地區分賦值和比較,如行所示 WHILE NOT i = 25 LOOP因此,問題是:我沒有在文檔中找到提到和/或解釋這一點的部分嗎?是否有任何已知的后果=而不是:=?編輯/腳注:請拿出“更現代”的部分,像在眨眼。程序設計語言的簡短、不完整和大多數錯誤的歷史:1970年的今天,NiklausWirth創造了一種程序語言Pascal。批評人士立即譴責Pascal,因為它使用了“x:=x+y”語法,而不是更熟悉的C類“x=x+y”。盡管C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但這種批評還是發生了。1972年的今天,丹尼斯·里奇(DennisRitchie)發明了一種能同時向前和向后同時射出的他對這項發明造成的死亡和永久致殘的人數不滿意,他發明了C和Unix。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