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回答
HUWWW
TA貢獻1874條經驗 獲得超12個贊
類的析構函數,與constructor相對,當對象脫離其作用域時(例如對象所在的函數已調用完畢),系統自動執行析構函數。析構函數往往用來做“清理善后” 的工作(例如在建立對象時用new開辟了一片內存空間,應在退出前在析構函數中用delete釋放)。
白豬掌柜的
TA貢獻1893條經驗 獲得超10個贊
c++ 中的“->”的意思是指向結構變量的指針。
指針(Pointer)是編程語言中的一個對象,利用地址,它的值直接指向(points to)存在電腦存儲器中另一個地方的值。由于通過地址能找到所需的變量單元,可以說,地址指向該變量單元。因此,將地址形象化的稱為"指針"。意思是通過它能找到以它為地址的內存單元。在高級語言中,指針有效地取代了在低級語言,如匯編語言與機器碼,直接使用通用暫存器的地方,但它可能只適用于合法地址之中。指針參考了存儲器中某個地址,通過被稱為反參考指針的動作,可以取出在那個地址中存儲的值。作個比喻,假設將電腦存儲器當成一本書,一張內容記錄了某個頁碼加上行號的便利貼,可以被當成是一個指向特定頁面的指針;根據便利粘貼面的頁碼與行號,翻到那個頁面,把那個頁面的那一行文字讀出來,就相當于是對這個指針進行反參考的動作。
- 4 回答
- 0 關注
- 867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