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本書,上面說到為什么使用多線程可以提高效率,主要的原因有兩個:IO等待和多CPU。多CPU顯然有多個CPU就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任務,每個線程就相當于一個任務。IO等待假如有一個線程在執行的時候,遇到了磁盤讀寫或者網絡傳輸阻塞,那么線程就需要等待,這時候占用的CPU就可以釋放,然后CPU就可以將時間片分給其他線程,等待這個線程IO等待結束了,CPU再把時間片分給它,這樣就可以合理安排CPU時。如果是計算型的線程,那么計算型線程的個數不要超過CPU的個數,因為計算型線程沒有IO等待,會一直運行,那么就會一直占用CPU資源,所以CPU就不會切換去執行其他的線程,這種情況下如果計算型線程數多于CPU個數的話,就沒有CPU能夠空出來去執行多出來的線程。我的疑問是不是并不是一定要有IO阻塞才能利用多線程,比如可以在一個線程的執行方法里面使用sleep,讓線程睡眠,也產生了線程等待的效果,這時候CPU就會去執行其他線程,是不是這樣?另外,四種線程同步的方式(臨界區、互斥對象、事件對象、信號量),比如線程在等待事件對象的時候,CPU是會一直執行這個線程還是在這個等待的時間去執行其他的線程?其他的幾種線程同步方式,CPU是怎么分配時間片的?
多線程在什么時候使用合適
慕工程0101907
2019-04-14 11: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