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答

TA貢獻1995條經驗 獲得超2個贊
什么是TCP/IP協議
TCP/IP協議(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絡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絡的基礎。
TCP/IP是網絡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協議。雖然從名字上看TCP/IP包括兩個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但TCP/IP實際上是一組協議,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通常說TCP/IP是Internet協議族,而不單單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計算機通信的一組協議,我們通常稱它為TCP/IP協議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部為其ARPANET廣域網開發的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標準,以它為基礎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網絡,正因為INTERNET的廣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實上的標準。
之所以說TCP/IP是一個協議族,是因為TCP/IP協議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許多協議,這些協議一起稱為TCP/IP協議。以下我們對協議族中一些常用協議英文名稱和用途作一介紹: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網間網協議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
從協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絡接口層、網間網層、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
網絡接口層 這是TCP/IP軟件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報并通過網絡發送之,或者從網絡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網間網層 負責相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處理來自傳輸層的分組發送請求,收到請求后,將分組裝入IP數據報,填充報頭,選擇去往信宿機的路徑,然后將數據報發往適當的網絡接口。二、處理輸入數據報:首先檢查其合法性,然后進行尋徑--假如該數據報已到達信宿機,則去掉報頭,將剩下部分交給適當的傳輸協議;假如該數據報尚未到達信宿,則轉發該數據報。三、處理路徑、流控、擁塞等問題。
傳輸層 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傳輸。為實現后者,傳輸層協議規定接收端必須發回確認,并且假如分組丟失,必須重新發送。
應用層 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程序,比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訪問、遠程登錄等。遠程登錄TELNET使用TELNET協議提供在網絡其它主機上注冊的接口。TELNET會話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虛擬終端。文件傳輸訪問FTP使用FTP協議來提供網絡內機器間的文件拷貝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關于OSI參考模型的相關概念,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相對于七層協議參考模型,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網絡模型的。
數據鏈路層包括了硬件接口和協議ARP,RARP,這兩個協議主要是用來建立送到物理層上的信息和接收從物理層上傳來的信息;
網絡層中的協議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于它包含了IP協議模塊,所以它是所有機遇TCP/IP協議網絡的核心。在網絡層中,IP模塊完成大部分功能。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協議幫助IP完成特定的任務,如傳輸差錯控制信息以及主機/路由器之間的控制電文等。網絡層掌管著網絡中主機間的信息傳輸。
傳輸層上的主要協議是TCP和UDP。正如網絡層控制著主機之間的數據傳遞,傳輸層控制著那些將要進入網絡層的數據。兩個協議就是它管理這些數據的兩種方式:TCP是一個基于連接的協議(還記得我們在網絡基礎中講到的關于面向連接的服務和面向無連接服務的概念嗎?忘了的話,去看看);UDP則是面向無連接服務的管理方式的協議。
應用層位于協議棧的頂端,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應用了。上面的協議當然也是為了這些應用而設計的,具體說來一些常用的協議功能如下:
Telnet:提供遠程登錄(終端仿真)服務,好象比較古老的BBS就是用的這個登陸。
FTP :提供應用級的文件傳輸服務,說的簡單明了點就是遠程文件訪問等等服務;
SMTP:不用說拉,天天用到的電子郵件協議。
TFTP:提供小而簡單的文件傳輸服務,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是對FTP的一種替換(在文件特別小并且僅有傳輸需求的時候)。
SNT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疵志筒挥谜f什么含義了吧。
DNS:域名解析服務,也就是如何將域名映射城IP地址的協議。
HTTP:不知道各位對這個協議熟不熟悉啊?這是超文本傳輸協議,你之所以現在能看到網上的圖片,動畫,音頻,等等,都是仰仗這個協議在起作用?。?br/>
OSI中的層
功能
TCP/IP協議族
應用層
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層
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
沒有協議
會話層
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系
沒有協議
傳輸層
提供端對端的接口
TCP,UDP
網絡層
為數據包選擇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數據鏈路層
傳輸有地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層
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
ISO2110,IEEE802。IEEE802.2
OSI模型與TCP/IP協議有什么區別?
除了層的數量之外,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與TCP/IP協議有什么區別?
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是一個參考標準,解釋協議相互之間應該如何相互作用。TCP/IP協議是美國國防部發明的,是讓互聯網成為了目前這個樣子的標準之一。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中沒有清楚地描繪TCP/IP協議,但是在解釋TCP/IP協議時很容易想到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TCP/IP協議中的應用層處理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中的第五層、第六層和第七層的功能。
·TCP/IP協議中的傳輸層并不能總是保證在傳輸層可靠地傳輸數據包,而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可以做到。TCP/IP協議還提供一項名為UDP(用戶數據報協議)的選擇。UDP不能保證可靠的數據包傳輸。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開放式系統互聯。
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
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聯模型。
最早的時候網絡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多大型的公司都擁有了網絡技術,公司內部計算機可以相互連接。可以卻不能與其它公司連接。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計算機之間相互傳輸的信息對方不能理解。所以不能互聯。
ISO為了更好的使網絡應用更為普及,就推出了OSI參考模型。其含義就是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范來控制網絡。這樣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規范,就能互聯了。
其內容如下:
第7層應用層—直接對應用程序提供服務,應用程序可以
變化,但要包括電子消息傳輸
第6層表示層—格式化數據,以便為應用程序提供通用接
口。這可以包括加密服務
第5層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接。此服務包括
建立連接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
置,盡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第4層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包括
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第3層網絡層—本層通過尋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
它包括通過互連網絡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第2層數據鏈路層—在此層將數據分幀,并處理流控制。本層
指定拓撲結構并提供硬件尋址
第1層物理層—原始比特流的傳輸,電子信號傳輸和硬件接口
數據發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受方則相反。
上三層總稱應用層,用來控制軟件方面。
下四層總稱數據流層,用來管理硬件。
數據在發至數據流層的時候將被拆分。
在傳輸層的數據叫段 網絡層叫包 數據鏈路層叫幀 物理層叫比特流 這樣的叫法叫PDU (協議數據單元)
OSI中每一層都有每一層的作用。比如網絡層就要管理本機的IP的目的地的IP。數據鏈路層就要管理MAC地址(介質訪問控制)等等,所以在每層拆分數據后要進行封裝,以完成接受方與本機相互聯系通信的作用。
如以此規定。
OSI模型用途相當廣泛。
比如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等很多網絡設備的設計都是參照OSI模型設計的。
參考資料:關于OSI:http://mis.szhqzx.net/teacher/niuqi/stkejian/chenqinghuankj/

TA貢獻1836條經驗 獲得超13個贊
國際互聯網(Internet)是把全世界的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這些計算機網絡中可能存在許多不同類型的計算機,因此,必須有個共同的規則把所有這一切連接在一起,這個規則就是TCP/IP。
TCP/IP是一個計算機通信的規范,技術性很強,但有一些基本概念是需要知道的。
為了確保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能在一起通信和工作,編制程序的程序員要用不同類型的計算機都懂的通信“規則”來寫他們的程序。這套規則被稱為:協議。是一套用技術術語描述某些事應如何做的規則。例如,有一個協議,它精確地講述電子郵件信息應當用什么格式。當他們準備一個投遞的郵件時,都必須遵守TCP/IP協議中那幾個協議。
TCP/IP是上百個協議的共有名稱。TCP/IP的名稱是來自最重要的兩個協議:TCP和IP。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內部,從主機傳送到主機數據,不是所有數據一起傳送,而是把數據分解成小包(稱為:數據包)進行傳送。例如:傳送一個很長的電子郵件給你的同學、朋友,TCP就回把這個電子郵件分成很多個數據包(每一個數據包用一序號和一接收地址來標明,就象信封上的地址一樣),再加入一些糾錯信息后,分別進行傳送。
這部分工作由TCP來完成。數據包在網絡上傳輸,這是IP的工作,它負責把數據包傳輸到數據包上規定的主機。在接收端主機上的TCP接收這些數據包、核查錯誤并把數據包拼接起來。如果有錯誤發生,TCP可以要求重發這個特定的數據包。只要所有的數據包都被正確地接收到,TCP將用序號來重構原始數據信息。換句話說,IP的工作是把原始數據(數據包)從一地傳送到另一地;TCP的工作是管理這種流動并確保其數據是正確的。
把數據分解成數據包有很多的好處。首先,因為這些數據包不必一起輸送,所以允許網絡上很多不同的用戶可以在同一時間用同一通訊線路。就象在一條公路上,汽車都在公路上行駛,而駛向不同的地點一樣。
當數據包傳輸時,它們沿規定的路線(在國際互聯網上被稱為:路由)從一臺主機到另一臺主機,一直到達它們到達最終目的地的主機。這就意味著Internet很具靈活性。即使一個特定的路由中斷了,控制數據包流動的計算機可以找到另一條路由,繼續傳輸。
而實際上,在單一數據傳輸中,各個數據包完全可能沿不同的路由傳輸。
這也意味著,網絡可獲得當時最好的連接。例如,當網絡的某一特定部分過載,數據包可以改變路線去走那些比較空閑的線路。
其次,當某個數據包出錯時,只須重新傳送單個數據包,而不要整個信息。所以這種靈活性帶來了很高的可靠性。不管怎樣,TCP/IP都保證數據到達目的地。雖然所有數據包都必須通過很多計算機,但它可用幾秒鐘就把一個文件從一主機傳輸到另一主機,哪怕它們相距上千公里。
TCP/IP協議是把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組織成網絡通信規則的集合,其中最重要的二個協議是TCP和IP。IP負責把數據從一主機傳輸到另一主機;TCP保證數據傳輸都正確。
- 3 回答
- 0 關注
- 1932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