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答

TA貢獻1847條經驗 獲得超7個贊
比較兩種體系結構:
1. 在分層上進行比較:OSI分七層,而TCP/IP分四層,它們都有網絡層(或稱互聯網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但其他的層并不相同
2.在通信上進行比較:OSI模型的網絡層同時支持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通信,但是傳輸層上只支持面向連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網絡層只提供無連接的服務,但在傳輸層上同時支持兩種通信模式。
3.OSI/RM體系結構的網絡功能在各層的分配差異大,鏈路層和網絡層過于繁重,表示層和會話層又太輕,TCP/IP則相對比較簡單。
4.OSI-RM有關協議和服務定義太復雜且冗余,很難且沒有必要在一個網絡中全部實現。如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尋址在很多層重復。TCP/IP則沒什么重復。
5.OSI的七層協議結構既復雜又不實用,但其概念清楚,體系結構理論較完整。TCP/IP的協議現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原先并沒有一個明確的體系結構
通過對兩種體系結構的學習,OSI/RM是先有協議才有網絡體系結構來幫助人們理解的。我認為OSI/RM體系是一種比較完善的體系結構,它分為七個層次,每個層次之間的關系比較密切,但又過于密切,存在一些重復,我認為分層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太多重復,否則就起不到分層的作用了。它是一種過于理想化的體系結構,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有比較大的難度。但它卻很好的為我們擔供了一個體系分層的參考。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TCP/IP體系結構分為四層,層次相對要簡單得多,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比OSI/RM更具有實用性,所以它得到了更好的發展?,F在的計算機網絡大多是TCP/IP體系結構。但這并不表示它就是完整的結構體系。它也同樣存在一些問題。也許隨著網絡的發展,它發展得更加完美。
OSI/RM是國際標準,但是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應用,而TCP/IP協議最終占領了幾乎整個網絡世界,這很形象的說明能夠占領市場的才是最終的標準,這方面的例子在計算機領域太多了,如操作系統方面等。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關系著整個世界的標準,常常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技術、利益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簡單,要易于實現,成本要低,要能夠占領市場
- 3 回答
- 0 關注
- 1638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