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答

TA貢獻1836條經驗 獲得超13個贊
不是。
【資料】
定義結構
然而在前一種情況,容器承受了過多的功能,它不僅要負責自己“容器”內的元素維護(添加、刪除等等),而且還要提供遍歷自身的接口;而且由于遍歷狀態保存的問題,不能對同一個容器對象同時進行多個遍歷。第二種方式倒是省事,卻又將容器的內部細節暴露無遺。
而迭代器模式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上面兩種情況的弊端。先來看下迭代器模式的真面目吧。
迭代器模式由以下角色組成:
1) 迭代器角色(Iterator):迭代器角色負責定義訪問和遍歷元素的接口。
2) 具體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具體迭代器角色要實現迭代器接口,并要記錄遍歷中的當前位置。
3) 容器角色(Container):容器角色負責提供創建具體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4) 具體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具體容器角色實現創建具體迭代器角色的接口——這個具體迭代器角色與該容器的結構相關。
迭代器模式的類圖如下:
從結構上可以看出,迭代器模式在客戶與容器之間加入了迭代器角色。迭代器角色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容器內部細節的暴露,而且也使得設計符合“單一職責原則”。
注意,在迭代器模式中,具體迭代器角色和具體容器角色是耦合在一起的——遍歷算法是與容器的內部細節緊密相關的。為
了使客戶程序從與具體迭代器角色耦合的困境中脫離出來,避免具體迭代器角色的更換給客戶程序帶來的修改,迭代器模式抽象了具體迭代器角色,使得客戶程序更
具一般性和重用性。這被稱為多態迭代。
- 2 回答
- 0 關注
- 1184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