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答

TA貢獻1735條經驗 獲得超5個贊
數據結構分別為邏輯結構、存儲結構(物理結構)和數據的運算。
1.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從具體問題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是描述數據元素及其關系的數學特性的,有時就把邏輯結構簡稱為數據結構。
數據必須在計算機內存儲,數據的存儲結構是數據結構的實現形式,是其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2.一個邏輯數據結構可以有多種存儲結構,且各種存儲結構影響數據處理的效率。
數據結構中,邏輯上(邏輯結構: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把數據結構分成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
線性結構的順序存儲結構是一種順序存取的存儲結構,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是一種隨機存取的存儲結構。線性表若采用鏈式存儲表示時所有結點之間的存儲單元地址可連續可不連續。邏輯結構與數據元素本身的形式、內容、相對位置、所含結點個數都無關。
擴展資料:
一、數據的邏輯結構:指反映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數據結構,其中的邏輯關系是指數據元素之間的前后件關系,而與他們在計算機中的存儲位置無關。邏輯結構包括:
集合
數據結構中的元素之間除了“同屬一個集合” 的相互關系外,別無其他關系;
2.線性結構
數據結構中的元素存在一對一的相互關系;
3.樹形結構
數據結構中的元素存在一對多的相互關系;
4.圖形結構
數據結構中的元素存在多對多的相互關系。
二、數據的物理結構: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存儲空間的存放形式。
數據元素的機內表示(映像方法): 用二進制位(bit)的位串表示數據元素。通常稱這種位串為節點(node)。當數據元素有若干個數據項組成時,位串中與個數據項對應的子位串稱為數據域(data field)。
關系的機內表示(映像方法):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的機內表示可以分為順序映像和非順序映像,常用兩種存儲結構: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 2 回答
- 0 關注
- 1491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