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答

TA貢獻1809條經驗 獲得超8個贊
C語言里itoa函數的功能是把一個整數轉換為字符串。
用法:
itoa(i ,num ,10 );
i ---- 需要轉換成字符串的數字
num ---- 轉換后保存字符串的變量
10 ---- 轉換數字的基數(即進制)。10就是說按10進制轉換數字。還可以是2,8,16等等你喜歡的進制類型
返回值:指向num這個字符串的指針
擴展資料
使用itoa函數注意事項:
itoa() 函數有3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要轉換的數字,第二個參數是要寫入轉換結果的目標字符串,第三個參數是轉移數字時所用的基數(進制)。在上例中,轉換基數為10,就意味著以10為轉換進制。10:十進制;2:二進制及其他進制。
itoa 并不是一個標準的C函數,它是Windows特有的,如果要寫跨平臺的程序,請用sprintf。
標準庫中有sprintf,功能比這個更強,用法跟printf類似:
char str[255];
sprintf(str, "%x", 100); //將100轉為16進制表示的字符串。

TA貢獻1818條經驗 獲得超8個贊
功 能:把一整數轉換為字符串
用 法:char *itoa(int value, char *string, int radix);
詳細解釋:itoa是英文integer to array(將int整型數轉化為一個字符串,并將值保存在數組string中)的縮寫.
參數:
value: 待轉化的整數。
radix: 是基數的意思,即先將value轉化為radix進制的數,范圍介于2-36,比如10表示10進制,16表示16進制。
* string: 保存轉換后得到的字符串。
返回值:
char * : 指向生成的字符串, 同*string。
備注:該函數的頭文件是"stdlib.h"
- 2 回答
- 0 關注
- 1435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