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答

TA貢獻1873條經驗 獲得超9個贊
sim函數用來運行Simulink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用戶無法控制其仿真過程(例如暫停、繼續),一旦運行就會直到達到結束條件為止——這一點和通過模型窗口界面運行仿真不同。
調用格式:
[t,x,y] = sim(model,timespan,options,ut);
[t,x,y1, y2, ..., yn] = sim(model,timespan,options,ut);
輸入參數:
model:模型的名字,用單引號括起來(注意不帶擴展名.mdl);
timespan:指定仿真時間范圍,可以有幾種情況:
標量tFinal,指定仿真結束時間。這種情況下開始時間為0;
兩個元素的向量[tStart tFinal],同時指定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向量[tStart OutputTimes tFinal],除起止時間外,還指定輸出時間點(通常輸出時間t會包含更多點,這里指定的點相當于附加的點)。
options:指定仿真選項,是一個結構體,該結構體通過simset創建,包括模型求解器、誤差控制等都可以通過這個參數指定(不修改模型,但使用和模型對話框里設置的不同選擇)。
ut:指定外部輸入,對應于根模型的Inport模塊。
除第一個輸入參數外,其他參數都可以用空矩陣([])來表示模型的默認值。
輸出參數:
t:仿真時間向量;
x:狀態矩陣,每行對應一個時刻的狀態,連續狀態在前,離散狀態在后;
y:輸出矩陣,每行對應一個時刻;每列對應根模型的一個Outport 模塊(如果Outport模塊的輸入是向量,則在y中會占用相應的列數)。
y1, y2, ..., yn:把上面的y分開,每個yi對應一個Outport模塊。
- 1 回答
- 0 關注
- 731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