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答

TA貢獻1995條經驗 獲得超2個贊
您好
時至今天,我們會發現 ES6 的業界環境和 ES4 有很多不同:
當年反對 ES4 的 M$/Yahoo 話語權已今不如昔,而且本身的態度也已經改變。IE 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在實現上也已長期處于追趕而非當年引領的地位。Yahoo 在互聯網界的地位一落千丈,DC 在 TC39 也不像當年那么活躍。
Google 伴隨著 Chrome 飆升的占有率,以及靠著 web 發家的背景強勢加入 TC39,現在可能是最有話語權也是最積極的玩家,因為推動 web 這個平臺和 Google 本身的市場空間直接相關。
整體上 web 前端應用化、工程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對于支持工程化的語言特性需求也確實比當年高。隨著 Node.js 的爆發,JS 在后端的需求增長的同時也開始暴露出語言本身對大型工程的不足。根本上來講,就是 ES4 的時候業界對 js 工程化的需求沒有那么高,所以 ES4 那些考量受眾不足。
當年 ES4 未能發布的一個原因是步子過大的同時,沒有有效的對新特性進行實踐考驗的方法。這一點在今天借助各類 transpiler 得以實現。比如 CoffeeScript 的一些特性大家用了都說好,那么 TC39 就可以放心地采用到 ES6 當中。TypeScript 的 class 大家用著覺得不錯,那么也可以采用。同理,業界對模塊化的探索比如 AMD 和 CommonJS 也對 ES6 module 的最終定稿有著巨大的影響。簡言之就是沒有實踐的檢驗你很難光靠嘴巴說服所有人。
綜上,個人認為 ES6 不太可能會重蹈 ES4 的覆轍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