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答

TA貢獻1786條經驗 獲得超13個贊
1. 父組件 -> 前幾層子組件: props
2. 父組件 -> 非常深入的子組件(比如從最頂層到第5層以后): context
這種情況幾乎很少見,除非寫框架或者工具,最好是只用props,清晰明了
3. 子組件 -> 父組件:callback
4. 子組件時間: 嚴格意義上不存在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這樣的需求,說明你的寫法是錯誤的,
數據的流向始終都應該是從頂至下。例如root -> (A,B,C) 所以A組件改變,需要讓B改變時,A調用root以props傳來的callback從而導致root的state發生變化,這樣B就能得到更新
5.
當APP復雜的可能特殊情況:在使用pureRenderMixin來提升渲染速度的時候,非常里層的子組件需要一些參數來計算顯示的值,但是你又不需要
當這個值改變的時候重新渲染這個組件而且也不想用context的時候, 在Root中定義this.getAllState= () =>
this.state, 然后將這個getAllState作為props傳遞給子組件; 這種情況很少出現,慎用
6.使用某種Flux,讓局部組件鏈接一個自己的store,同時接受來自父組件的各種callback props, 通過這些callback實現 小組件的store改變時,通知父組件
在一個實際的APP中的實際情況是如何設計store和props的呢?
其實重點,我認為是store和store之間是如何交流數據的。
這里我斗膽地拿我在家寫的一個編輯器來做一些分析:編輯器端Flommox, 播放器向redux遷移中
整個編輯器網站分成了不同的頁面,每個頁面(例如/course:id, /editor/:id, /quizs)對應一個Action分組+一個Store, 有的復雜頁面可能需要很多歌store整個編輯器網站分成了不同的頁面,每個頁面(例如/course:id, /editor/:id, /quizs)對應一個Action分組+一個Store, 有的復雜頁面可能需要很多歌store
- 1 回答
- 0 關注
- 1472 瀏覽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