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答

TA貢獻9條經驗 獲得超23個贊
總結下自己的前端開發經驗吧:
頁面上首次顯示的內容盡量不要用 Ajax,顯示更多(或換頁)的時候再用
比如說知乎首頁的第一頁 Timeline 上的問題是直接從服務器讀取的,并寫入在當前的頁面源代碼里面的,而隨后 “顯示更多” 得到的內容才是用 Ajax 讀取。
切換頁面的時候不用要 Ajax
不要因為網頁的 header 或者 side 部分沒有變化而用 Ajax。
因為這是不同的頁面,換句話說,是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或者完全不同的頁面邏輯。他們的 URL 就應該不同。
補充:使用了 HTML5 History API 例外,但是同時要考慮兼容早期版本的瀏覽器。
提交、修改、刪除的部分一般用 Ajax
看看知乎 “添加答案”、“刪除答案”、“修改答案”,都是 Ajax。
但是知乎的 “添加問題” 的提交并沒有采用 Ajax,因為添加問題是個多入口的操作(各個頁面都可以有),所以添加成功后,需要統一重定向到首頁。而其他的諸如 “添加答案” 只有在當前問題頁面才有,所以無需刷新,只需修改 DOM。
消息提醒的部分一般用 Ajax
因為很有可能會用到 Comet 長連接來保證消息的實時推送,那么除了 WebSocket 之外最好的選擇只有 Ajax。
編碼的時候模塊分工明確
比如使用了 jQuery,那么所有的 Ajax 請求都最好做一層包裝,然后再轉移給 $.post 或者 $.ajax 之類的方法。

TA貢獻7條經驗 獲得超5個贊
基于第三方的比如jquery的$.ajax,$.post,$.get使用率比較高,而且使用簡單,了解參數意義就能常規使用
原生的使用率相對不高,不過對于理解ajax原理(特別是異步回調)很有幫助,代碼也不多,在能熟練使用ajax請求后可以好好學習下,或者先看懂這個源碼部分,然后別人封裝的ajax就很容易懂了
添加回答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