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游戲測試Bug詳解
BUG詳解
發現BUG僅僅是測試工作的開始
BUG的界定標準:與需求設計不符;違背常識
BUG的生命周期:發現bug;提交給開發;開發修復;測試驗證(不通過繼續指派給開發);通過后關閉;上線前回歸
BUG的等級劃分:
P0:致命錯誤,需要立即修復,如宕機、重啟性報錯等;
P1:嚴重錯誤,需要緊急修復,如功能流程錯誤、數值錯誤等;
P2:一般錯誤,允許一段時間內修復,如功能的簡單錯誤、界面錯誤等;
P3:無關緊要的錯誤,允許延期修復,如文字錯誤、某個像素點缺失等等
bug的報錯標準
標題:[模塊名稱]+簡短描述
測試環境:標明測試用的版本,系統,服務器,賬號等
描述:BUG的詳細描述
重現步驟:重現bug的詳細流程步驟及復現概率
期望結果:希望bug修復后的結果
備注:log,截圖等
bug舉例:
標題:〔士兵〕打開士兵技能升級頁面報錯
測試環境:內網測試服,V1.1.0版本,iOS系統,賬號:ykl02
詳細描述:當我們在游戲中打開士兵升級頁面時,系統提示報錯信息
重現步驟:1、進入游戲。2、打開士兵技能升級頁面。3、系統報錯。
期望結果:能夠正常升級士兵技能,打開升級頁面不報錯
備注:報錯信息見下面截圖
BUG的驗證標準:
嚴格按照復現步驟驗證;
去除測試環境的影響,盡量使用提交BUG時的注明的環境;
驗證標注:需要注明驗證驗證的版本、服務器等
拓展:是否對其它功能有影響,做簡單回歸
注意點:驗證不能只看前端展現,更應關注后端數據
(比如購買道具,花了100,但是只扣了50;如果修復之后,前端確實顯示扣了100,但是數據庫中只扣了50,這就是“BUG的偽修復”)
BUG的跟蹤與推動:
每個人都有責任跟蹤自己的bug的修復狀態;
及時與開發溝通,了解修復狀態并提供修復過程中的支持;
久不修復的bug需要與開發和上級(需求人員)確認如何處理;
bug修復后,需要及時驗證
BUG的數據分析:
根據bug優先級看各個優先級的bug數量;
根據項目人員看各個開發人員的bug數量;
根據功能模塊看各個模塊的bug數量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測試用例編寫
格式:清晰的格式很重要
首頁內容:(用例關鍵信息)用例名稱;游戲版本;編寫人,編寫日期,備注;修改人,修改日期、修改備注;需求文檔的鏈接或地址
正文頁內容:功能邏輯圖(若有,便于理解)、用例id、模塊名稱、測試先決條件(入口)、輸入信息、輸出結果、備注信息
注意事項:用例有清晰的邏輯、一個輸入只對應一個輸出、保證每次更新用例后都有明確的記錄標注、保證格式一致
常用編寫方法
等價類:一個輸入集合內,任何輸入數據對于輸出的驗證來講都是等效的,所以選取少量代表性測試數據代表整個數據
有效等價類:是對輸出來講有意義的輸入集合,可以驗證程序的正常功能和流程
無效等價類:是對輸出來講無意義的輸入集合,驗證特殊情況
邊界值:對于輸入或輸出的邊界值進行分析
邊界值的確定:一般選取正好等于,剛剛小于和剛剛大于3種情況作為測試數據
適用:數值測試、字符串測試、數據類型測試等
因果圖:輸入與輸出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關系圖
適用于:輸入條件較為復雜,存在多種可能組合(笛卡爾積)的情況
方法:識別出因(所有輸入)、中間節點、果(所有輸出),并且根據關系連接起來
判定表:可以通過因果圖來生成的一種結果判定表格(因、中間節點、果,01表示是否存在)
因果圖常常與判定表一起使用,通過因果圖生成判定表,通過判定表來書寫測試用例
注意事項
輸入條件單一明確,不用容易引起誤解的詞,比如可能大概等
輸出要可判斷且明確,不用顯示正確這種詞匯
測試步驟要可執行
保證盡量高的覆蓋度
能抽象合并的盡量抽象合并,避免無意義的冗余
測試用例整理與維護
需求變化后及時更新并備注修改情況(修改內容、產品和開發負責人)
遇到冗余的測試用例,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改
注意測試用例的備份,在公司服務器上寫完后本地也備份一份,避免被人線上誤刪除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2-3 游戲測試用例之用例編寫,整理與維護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