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第一行是 A --> B?
def move(n, a, b, c):
??? if n ==1:
??????? print a, '-->', c
??????? return
??? move(n-1, a, c, b)
??? print a, '-->', c
??? move(n-1, b, a, c)
move(4, 'A', 'B', 'C')
??? if n ==1:
??????? print a, '-->', c
??????? return
??? move(n-1, a, c, b)
??? print a, '-->', c
??? move(n-1, b, a, c)
move(4, 'A', 'B', 'C')
2020-04-17
def move(n, a, b, c):
??? if n ==1:????????????????????//當n 等于1時才執行,所以這個判斷語句執行否,也就是后面的句子
??????? print a, '-->', c
??????? return
??? move(n-1, a, c, b)????//這里就是if后的句子,再執行move函數,但是n-1,也就是再判斷一次n是否等于1,不行就一直重復執行,知道n=1,而這里的b和c的位置互換了,當執行if 里的輸出時,實際輸出的是c那個位置的b
??? print a, '-->', c
??? move(n-1, b, a, c)
move(4, 'A', 'B', 'C')
2020-07-07
其實很好理解,當n不等于1的時候,move(n-1, a, c, b),這個語句會無限執行。
以n=2為例,當執行語句move(1, a, c, b),會出現程序的一個輸出語句即print a, '-->', c。
print 里的a,c代表的是move(1, 'A', 'C', 'B')里的a和c,這里的a,c代表的是堆棧的物理位置,
對應輸出就是A-->B.
由于n=1,故這部分語句
? ? if n ==1:
??????? print a, '-->', c
??????? return
輸出結束。
執行完成之后繼續執行下列語句
? ? print a, '-->', c
注意,這里是以n=2為輸入,對應還是move(2, A, B, C),故輸出a,c對應就是A-->C.
最后一個語句move(n-1, b, a, c),n=2,這時候對應move(1,'B',?'A',?'C'),再走if語句,
? ? if n ==1:
??????? print a, '-->', c
??????? return
輸出a,c對應就是B-->C。
return結束。
不知道有沒有錯誤的地方。有錯望糾正。
n=2的完整輸出:
2020-06-09
后面的還是看不懂!大神,完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