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面對對象是什么
對象:客觀存在的事物。(實際存在的) 面向對象:人關注事物的信息(購買手機過程) 類:是模子,確定對象將會擁有的特征。(不存在的,抽象概念) 特點:對象的類型,具有相同屬性或方法的一組集合。 屬性:對象所擁有的特征 每個對象的每個屬性都是特定值 方法:對象執行的操作(能干什么)
對象:客觀存在的事物。(實際存在的) 面向對象:人關注事物的信息(購買手機過程) 類:是模子,確定對象將會擁有的特征。(不存在的,抽象概念) 特點:對象的類型,具有相同屬性或方法的一組集合。 屬性:對象所擁有的特征 每個對象的每個屬性都是特定值 方法:對象執行的操作(能干什么)
2019-05-11
舉報
2020-09-21
萬物皆對象,客觀存在的事物皆為對象,
對象是一個具體事務的信息,
類是一個模板,確定對象將會擁有的特征(屬性)和行為(方法)。
屬性就是這個對象他有什么具體的特征,比如這只貓的顏色是黃色的。
方法就這個對象他能做什么,例如貓能抓老鼠
類和對象的關系:
類是抽象的概念,僅僅一個模板,
對象是一個你能夠看到,摸得著的具體實體
2020-07-09
對象可以理解成你女朋友,你女朋友是人,人就相當于類,是個抽象概念,女朋友是你可以真實感覺的到的。面向對象可以理解為面對你女朋友,可以親嘴,抱抱舉高高,你想干啥就干啥,Java是面向對象,即你想干啥就干啥,實現各種功能,而不是只有一個功能,用的時候比一個一個功能調用快多了。
2019-10-07
我的理解,
類——某種工具的說明書,
對象——人,
方法——說明書里面的功能,
放在一起就是我們有一個工具(帶有說明書),但讓這個工具干活得有人去操作他,所以需要對象,怎么去操作呢?這個工具有很多功能,這個人得看說明書里面要執行哪個功能(就是執行哪個方法),如果沒有這個功能就需要開發這個功能(就是寫一個方法)。
2019-05-11
不過還是謝謝你??
2019-05-11
通俗點講,比如說類是動物,那么就可以創建該類的一個對象兔子,(或者小鳥,貓,狗)。
面向對象可以和面向過程對比理解,比較容易懂。
(1)面向對象是把構成問題事務分解成各個對象,建立對象的目的不是為了完成一個步驟,而是為了描敘某個事物在整個解決問題的步驟中的行為。
(2)面向過程就是分析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步驟,然后用函數把這些步驟一步一步實現,使用的時候一個一個依次調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