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linux下用c語言編寫一個能夠發送icmp報文的小程序
怎么在linux下用c語言編寫一個能夠發送icmp報文的小程序, 要求實現在命令行下寫入’網址參數‘能夠輸出’發送到接受所需要的時間和ttl‘。 萬分感激。 順便請告知我,實現這個任務需要掌握什么方面的知識(盡量詳細一點) 謝謝各位大神。 也可以在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怎么在linux下用c語言編寫一個能夠發送icmp報文的小程序, 要求實現在命令行下寫入’網址參數‘能夠輸出’發送到接受所需要的時間和ttl‘。 萬分感激。 順便請告知我,實現這個任務需要掌握什么方面的知識(盡量詳細一點) 謝謝各位大神。 也可以在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8-04-17
舉報
2018-04-17
ping命令是用來查看網絡上另一個主機系統的網絡連接是否正常的一個工具。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是:向網絡上的另一個主機系統發送ICMP報文,如果指定系統得到了報文,它將把報文一模一樣地傳回給發送者,這有點象潛水艇聲納系統中使用的發聲裝置。
例如,在Linux終端上執行ping localhost命令將會看到以下結果:
?
由上面的執行結果可以看到,ping命令執行后顯示出被測試系統主機名和相應IP地址、返回給當前主機的ICMP報文順序號、ttl生存時間和往返時間rtt(單位是毫秒,即千分之一秒)。要寫一個模擬ping命令,這些信息有啟示作用。
要真正了解ping命令實現原理,就要了解ping命令所使用到的TCP/IP協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網際控制報文協議)是為網關和目標主機而提供的一種差錯控制機制,使它們在遇到差錯時能把錯誤報告給報文源發方。ICMP協議是IP層的一個協議,但是由于差錯報告在發送給報文源發方時可能也要經過若干子網,因此牽涉到路由選擇等問題,所以ICMP報文需通過IP協議來發送。ICMP數據報的數據發送前需要兩級封裝:首先添加ICMP報頭形成ICMP報文,再添加IP報頭形成IP數據報。如下圖所示
IP報頭格式
由于IP層協議是一種點對點的協議,而非端對端的協議,它提供無連接的數據報服務,沒有端口的概念,因此很少使用bind()和connect() 函數,若有使用也只是用于設置IP地址。發送數據使用sendto()函數,接收數據使用recvfrom()函數。IP報頭格式如下圖:
?
在Linux中,IP報頭格式數據結構(<netinet/ip.h>)定義如下:
?
其中ping程序只使用以下數據:
IP報頭長度IHL(Internet Header Length)?D?D以4字節為一個單位來記錄IP報頭的長度,是上述IP數據結構的ip_hl變量。
生存時間TTL(Time To Live)?D?D以秒為單位,指出IP數據報能在網絡上停留的最長時間,其值由發送方設定,并在經過路由的每一個節點時減一,當該值為0時,數據報將被丟棄,是上述IP數據結構的ip_ttl變量。
ICMP報頭格式
ICMP報文分為兩種,一是錯誤報告報文,二是查詢報文。每個ICMP報頭均包含類型、編碼和校驗和這三項內容,長度為8位,8位和16位,其余選項則隨ICMP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Ping命令只使用眾多ICMP報文中的兩種:"請求回送'(ICMP_ECHO)和"請求回應'(ICMP_ECHOREPLY)。在Linux中定義如下:
2018-04-21
待會我好好看看,我是個小白,這是個學習任務。謝謝您。請問您有具體的代碼嗎?如果您愿意或是方便,也可以在我的郵箱中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