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課程中提到的是光盤,不是 U 盤,U 盤應該也可以(因為 U 盤也可以掛載),但是 U 盤掛載會有麻煩,第一,U 盤的傳輸,還不如 FTP 傳的快(老師之前提到過,一般不建議用 U 盤,而直接用 FTP);第二搜集文件的過程會比較麻煩(當然,如果有現成的直接裝入 U 盤的打包文件集那就例外),這樣一來,還不如都下好了直接放到 FTP 上更快,或者刻錄到光盤里去掛載直接。所以這里應該是把ISO鏡像文件直接用虛擬機的光驅打開了,然后用Linux去掛載虛擬機的光驅進行讀?。▊€人理解)。
掛載 U 盤很麻煩,首先,U 盤的文件系統一般是 Windows 上的 NTFS,這個老師之前的課上說過,在 Linux 下,是不支持這種格式的,如果一定要支持,只能下載一個插件,但是這個插件只是讓我們能讀取里面的文件信息,不能寫入。沒有嘗試過具體的處理方式,但是我猜測,僅是猜測,這里會不會把讀出來的信息不能進行操作。如果以 FAT32 格式讀取,那會不會把 U 盤又清空了,這個也說不準。所以直接用 Linux 掛載 U 盤,還是不太方便,如果一定要掛,那么就是兩條指令,一條是識別 U 盤:fdisk -l,以此來識別 U 盤(一般是 sdb1 這個設備),然后就是掛載了: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然后就能獲取 U 盤的內容了(注意前面說的,可能會在寫入文件系統時,清空 U 盤)。如果是 FTP 的話,那就需要搭建一個 FTP 的服務器(使用普通電腦也能搭建,百度上有教程,當時只是簡單查看過,沒有深入研究,所以還需要麻煩你自己搜一下),然后把 U 盤插到 FTP 上就好了。Linux 訪問 FTP,只要保證網絡通暢(在一個網段里),且防火墻開通端口(默認是 21 端口),然后使用 FTP 連接命令:ftp -n FTP地址,回車后,會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命令是:user 用戶名 密碼,再回車,就連接上 FTP 了,先將 U 盤里的信息拷貝到 FTP 中,然后直接通過上述的命令去 FTP 中獲取即可。希望能幫到你。
2017-09-06
老師課程中提到的是光盤,不是 U 盤,U 盤應該也可以(因為 U 盤也可以掛載),但是 U 盤掛載會有麻煩,第一,U 盤的傳輸,還不如 FTP 傳的快(老師之前提到過,一般不建議用 U 盤,而直接用 FTP);第二搜集文件的過程會比較麻煩(當然,如果有現成的直接裝入 U 盤的打包文件集那就例外),這樣一來,還不如都下好了直接放到 FTP 上更快,或者刻錄到光盤里去掛載直接。所以這里應該是把ISO鏡像文件直接用虛擬機的光驅打開了,然后用Linux去掛載虛擬機的光驅進行讀?。▊€人理解)。
2017-09-11
掛載 U 盤很麻煩,首先,U 盤的文件系統一般是 Windows 上的 NTFS,這個老師之前的課上說過,在 Linux 下,是不支持這種格式的,如果一定要支持,只能下載一個插件,但是這個插件只是讓我們能讀取里面的文件信息,不能寫入。沒有嘗試過具體的處理方式,但是我猜測,僅是猜測,這里會不會把讀出來的信息不能進行操作。如果以 FAT32 格式讀取,那會不會把 U 盤又清空了,這個也說不準。所以直接用 Linux 掛載 U 盤,還是不太方便,如果一定要掛,那么就是兩條指令,一條是識別 U 盤:fdisk -l,以此來識別 U 盤(一般是 sdb1 這個設備),然后就是掛載了: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然后就能獲取 U 盤的內容了(注意前面說的,可能會在寫入文件系統時,清空 U 盤)。如果是 FTP 的話,那就需要搭建一個 FTP 的服務器(使用普通電腦也能搭建,百度上有教程,當時只是簡單查看過,沒有深入研究,所以還需要麻煩你自己搜一下),然后把 U 盤插到 FTP 上就好了。Linux 訪問 FTP,只要保證網絡通暢(在一個網段里),且防火墻開通端口(默認是 21 端口),然后使用 FTP 連接命令:ftp -n FTP地址,回車后,會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命令是:user 用戶名 密碼,再回車,就連接上 FTP 了,先將 U 盤里的信息拷貝到 FTP 中,然后直接通過上述的命令去 FTP 中獲取即可。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