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线久爱草,狠狠天天香蕉网,天天搞日日干久草,伊人亚洲日本欧美

為了賬號安全,請及時綁定郵箱和手機立即綁定

對print后面的字符串有點疑惑

為什么在輸出Learn Python in imooc時需要加引號而輸出100+200不要加?不能把數字計算視作一個字符串嗎?還有計算表達式的布爾值也不要加引號?那么加括號可不可以?另外就是十進制與十六進制相加不需要轉換一下其中某個數的進制嗎?

正在回答

3 回答

題主的問題很多呀,也沒有加入換行,看起來略吃力, 哈哈?

我下面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分別作答:

1. 為什么在輸出Learn Python in imooc時需要加引號而輸出100+200不要加?

##首先,字符串時必須加?單引號或者雙引號,在Python里面才是合法的,而數字則不用,?另外在
print?100+200
##中,Python?會先計算100+200得出300這個數字,然后在?打印,這是后就等價于:
print?300
##了,而數字是不用加單引號或者雙引號的。

2.?不能把數字計算視作一個字符串嗎?

##可以將?數字?視作一個字符串,但是不能將?數字計算?視作一個字符串,因為將數字計算視作一個字符串的話:
print?"100+200"
##會直接輸入
"100+200"
##而不會計算結果?并輸出


3. 還有計算表達式的布爾值也不要加引號?

##除了字符串,在Python?中其他數據類型都不需要加引號,?但是扯開一句:在需要用布爾型的時候,可以傳入##其他類型,Python?會自動做隱式轉換,如下:
if?"hello":
????print?"你好"
##會輸出:
"你好"
##因為Python?會認為所有?非空字符串?為True

4.?那么加括號可不可以?

##這句話有歧義,我做兩方面考慮,一個是邏輯判斷,一個是數字運算。
##邏輯判斷:
if?(2==2):
????print?"2等于2"
##結果為真,可以加括號。
##數字運算:
print?(2+2)
##此處會輸出4,括號不影響運算

5.?另外就是十進制與十六進制相加不需要轉換一下其中某個數的進制嗎?

##這個問題最簡單:不需要,Python?會自動轉換,且默認情況下輸出十進制結果


0 回復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復我~

3-1節 數據類型

--------------------------------------------------------------------------------------------------------------------

三、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或""括起來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請注意,''或""本身只是一種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只有a,b,c這3個字符。

--------------------------------------------------------------------------------------------------------------------

字符串這樣定義是編程語言中的規定,方便編譯器找到哪一段數據是字符串。

而那些100+200是表達式(加號"+"是操作符,100、200是操作數),沒加引號,則不是字符串,會被編譯器計算出結果。且所得的數據的只有一種數據類型(如int型數與double型數相加,結果為double型,例如1+1.0結果為2.0,1+1結果為2),關于數據類型的轉換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多看多想。

括號只要加的位置正確,在表達式中是可以加的,括號只是為了改變表達式中運算順序(小學數學:先計算括號里的)

不同進制的數相加,編譯器也會做出處理,一般結果默認為10進制。


0 回復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復我~

首先,輸出字符串時必須加引號,輸出數字時可以加也可以不加,這是跟C語言保持一致的;

進行四則運算時不要加引號,如下:100 + 100,print后顯示200,;如果加了引號:’100 + 100‘,這個結果就由整數型變成字符串型了,print后屏幕上顯示的結果就是100 + 100而不是200;

布爾值表達式原理同上;

十進制與十六進制不需要轉換,編譯器會自動給你轉換成十進制數字

0 回復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復我~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
初識Python
  • 參與學習       758392    人
  • 解答問題       8967    個

學python入門視頻教程,讓你快速入門并能編寫簡單的Python程序

進入課程

對print后面的字符串有點疑惑

我要回答 關注問題
微信客服

購課補貼
聯系客服咨詢優惠詳情

幫助反饋 APP下載

慕課網APP
您的移動學習伙伴

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慕課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