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答 / 慕無忌5672896
區塊鏈長度+1的周期是10min。如果你分叉結果出現RT情況,說明你網絡至少延遲了20min。這在區塊鏈傳播的過程中是很少見的。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極端情況,那么根據區塊鏈共識,礦工還是會按照最長區塊鏈打包自己的工作量計算競爭最新的區塊記賬權。
2019-01-10
最贊回答 / 慕無忌5672896
不可逆推,說的是hash的過程不可逆推。即摘要信息不可逆推原始信息。這里理清楚幾個公式:付款地址=hash(hash(func(私鑰)))簽名信息=sign(交易摘要, 私鑰)驗證結果=verify(簽名信息, 付款地址)簡單換算下:verify(sign(交易摘要, 私鑰), 付款地址) == 交易摘要。 左式本身包含了交易摘要,使用的是簽名算法,換算出交易摘要是涉及sign的逆推,不涉及hash的逆推。可以知道sign和verify是互逆的。
2019-01-06
最新回答 / 慕無忌5672896
1、按1min分出15個比特幣,總量2100萬計算,礦工需要13年不交易比特幣,就可以消耗所有的比特幣。理論上頭12年會挖出87%的比特幣。一個塊挖到是幣獎勵+這個塊記錄交易的所有手續費。所以只要幣值不斷上升,就算挖完了,手續費依然能吸引礦工。2、比特幣是在挖礦的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發行的。2009年中本聰第一次記賬,才產生了第一個50比特幣。所以必須投入計算,搶到記賬權,才能獲得比特幣。
2018-12-18
最贊回答 / 慕移動9181930
post參數少了{num:$(quot;#txtNumberquot;).val()},部分,當然不對。之前也覺得有問題,其實是沒弄明白。浮動有脫離標準文檔流吧??!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