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 $_REQUEST['act'];
$filename = $_REQUEST['filename'];
報錯的話改成
$act = @$_REQUEST['act'];
$filename = @$_REQUEST['filename'];
$filename = $_REQUEST['filename'];
報錯的話改成
$act = @$_REQUEST['act'];
$filename = @$_REQUEST['filename'];
$pattern = "/[ ',:;*?~`!@#$%^&+=)(<>{}]|\]|\[|\/|\\\|\"|\|/"; 這樣寫貌似就沒問題
2017-06-12
最新回答 / 抬山
zend studio的話點window--Preferences--General--Workspace里面的默認編碼gbk改成other里面的utf-8就行了,其他編輯器類似,改一下編輯器默認編碼。
2017-06-05
$arr變量沒有定義首先判斷$path路徑下是否存在文件,如果存在,檢查if (is_file ( $path . "/" . $item ))或者(is_dir($path.'/'.$item)),是否寫的正確。剛才我是因為if語句寫的錯誤,導致$arr變量不存在的。
2017-06-04
最新回答 / 刺虞
rename兩次使用的時候不同在于,重命名時時帶的文件名,而剪切文件時,則是附帶了路徑。也就是說他實現剪切的過程實際就是改變他文件位置的一個過程。第二次使用rename時時這樣寫的rename('/test1/index.html',/test1/test2/index.html'');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剪切文件夾,實質是修改文件本身路徑。
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