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采納回答 / 清波
這就涉及到 函數里的變量名和外面的變量名的問題了, 一般來說,在Python 里面如果不用global 關鍵字 聲明的變量名,變量外面是不能用的。?但是題主提出的問題和 變量的作用域還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可以這么理解:move()這個函數最后返回的并不是 nx, ny 兩個變量, 返回的是這兩個變量的值, 而代碼:<...code...>本質上等同于:<...code...>
2016-03-30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code...>這個for循環生成式的意思是:<...code...>而題主給出的代碼:<...code...>就成了:<...code...>所以邏輯上不合適, 而解釋器報錯一般都會報: invalid syntax.或者簡單的記住,for循環生成式 是for 嵌套if.
2016-03-30
已采納回答 / kurio
要么縮進問題s = set(['Adam', 'Lisa', 'Paul'])?L = ['Adam', 'Lisa', 'bart', 'Paul']?for i in L: if i in s: s.remove(i) else: s.add(i)print(s)結果:{'bart'}
2016-03-29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這句話是給python 解釋器看的, 需要注意兩點:1.必須將編碼注釋放在第一行或者第二行2.可選格式有:<...code...><...code...><...code...>官方文檔如下: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263/
2016-03-29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就像練習里要求的那樣:針對下面的set,給定一個list,對list中的每一個元素,如果在set中,就將其刪除,如果不在set中,就添加進去。<...code...>所以隨后set 中只剩下一個,原本不在 set 中的 'Bart'
2016-03-29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加上u 也是正確的, 但是網站的 正確性驗證 做的不嚴謹, 所以直接報錯了, 為沒有執行你寫的代碼。 所以想要通過課程 就不要加u:<...code...>
2016-03-28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答案里面用的是數字,而你的代碼用的是字符串, 在if 判斷時, 正好數字越大的編碼越大,所以湊巧 題主的寫法從輸出來說,看起來正確,但是輸出的還是字符串,而不是數字。?題主自己的代碼肯定自己明白思路,我簡單說明下答案里代碼的思路:<...code...>在這兩重循環里, x和y 都是數字, 但是x 要用在十位 上,所以最后輸出是 選擇了 x乘以10: x*10?
2016-03-28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code...>n 是一個變量, 初始值為1, 而后在while 循環的 循環體中,依次重新賦值為 其原有值加1,: n=n+1, 則n 的值依次遞增為 2,3,4,5,6、、、 直到 n的值為21時, 達成if n>20, 則break while 循環, 即 跳出 while 循環。
2016-03-28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Python 的列表, 在每次del (刪除)pop (有返回的刪除)insert (插入)append (從最末端添加)時,都會自動更新 index(索引號), 長度(len) 等 列表自有屬性。 是不是很強大, 哈哈!!?
2016-03-27
已采納回答 / 清波
哇,樓主好思路呀,不過有兩個小問題:<...code...>第一: x/100==x%10 , 這個語句是邏輯判斷 而不是成員資格判斷(如: x in range(999)) , 所以不能用for, 應該用 if.第二,?x/100==x%10, 在 x 為0,10,20...
2016-03-27
已采納回答 / 七月眼淚
可以在第一行添加注釋# -*- coding: utf-8 -*-目的是告訴Python解釋器,用UTF-8編碼讀取源代碼。然后用Notepad++ 另存為... 并選擇UTF-8格式保存。
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