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doop生態圈
查看全部 -
python程序使用MapReduce統計單詞數可供將來使用參考
查看全部 -
python操作HDFS代碼可參考,具體使用時需要看hdfs3的API文檔
查看全部 -
常用HDFS的Shell命令:
類似Linux系統:ls、cat、mkdir、rm、chmod、chown等
HDFS文件交互:copyFromLocal、copyToLocal、get、put
查看全部 -
IPython 編輯器
Hadoop的map,reduce方法
查看全部 -
MapReduce編程模型 就是分而治之的方法論
Hadoop1.0 與 Hadoop2.0的區別
查看全部 -
HDFS SHELL?
查看全部 -
數據塊的大小設置為多少合適?為什么?
NameNode有哪些容錯的機制,如果掛了,該怎么辦?
查看全部 -
grep命令查看全部
-
截圖....
查看全部 -
hadoop數據塊的大小一般設置為128M,如果數據塊設置的太小,一般的文件也會被分割為多個數據塊,在訪問的時候需要查找多個數據塊的地址,這樣的效率很低,而且如果數據塊設置太小的話,會消耗更多的NameNode的內存;而如果數據塊設置過大的話,對于并行的支持不是太好,而且會涉及系統的其他問題,比如系統重啟時,需要從新加載數據,數據塊越大,耗費的時間越長。
NameNode出現錯誤怎么辦?其容錯機制
2. NameNode容錯機制,目前的hadoop2可以為之為HA(高可用)集群,集群里面有兩個NameNode的節點,一臺為主節點,一臺為從節點,兩者的數據時刻保持一致,當主節點出現問題時,從節點可以自動切換,用戶基本感知不到,這樣就避免了NameNode的單點問題。
查看全部 -
HDFS讀流程
查看全部 -
HDFS的寫流程
查看全部 -
?HDFS寫流程
通過客戶端Client寫入數據Data的流程:
(1)Client向NameNode發起寫入請求;
(2)NameNode查找自身存儲的關于三個DataNode的信息,并反饋給Client;
(3)Client根據反饋信息,將Data分為兩個數據塊1和2;
(4)Client根據反饋信息將數據塊1傳給DataNode1,DataNode1將數據塊1傳給DataNode2,DataNode2將數據塊1傳給 DataNode3,進行保存;并將信息反饋給NameNode,之后namenode進行數據塊2的依次分配。
(5)待所有流程都結束后,datanode會向namenode提交信息反饋,會client停止與namenode的寫操作。
查看全部 -
HDFS的優點
(1)適合大文件存儲,支持TB、PB級的數據存儲,并有副本策略;
(2)可以構建在廉價的機器上,并有一定的容錯和恢復機制;
注:Hadoop2的容錯機制,Hadoop可以配置成HA(高可用集群),包含兩個NameNode節點,其中一個處于“active”狀態(主節點),另一個處于“standby”狀態(備用節點)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