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運算符
查看全部 -
final 類型 常量名=“值”
查看全部 -
final String SHUAI="LOVE";
final int PI=3.14;查看全部 -
int heightavg2=( int) heightavg1查看全部
-
大的可兼容小的,小的可轉化為大的,double avg2=avg1+ rise;查看全部
-
J2SE、j2EE、J2ME這三個是這節課最重要的點
查看全部 -
jvm 是運行程序的核心
查看全部 -
1、變量名由多單詞組成時,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小寫,其后單詞的首字母大寫,俗稱駱駝式命名法(也稱駝峰命名法),如 myAge
2、變量命名時,盡量簡短且能清楚的表達變量的作用,做到見名知意。如:定義變量名 stuName?保存“學生姓名”信息
PS: Java 變量名的長度沒有限制,但 Java 語言是區分大小寫的,所以?price?和?Price?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變量哦!
?
查看全部 -
第一行World后面的%去掉查看全部
-
第二行的voiD應該是void查看全部
-
Java語言是強類型,編譯時就確定其類型
查看全部 -
1、?數組下標從 0 開始。因此 scores[3] ,表示數組中的第 4 個元素,而并非第 3 個元素
2、 數組下標的范圍是 0 至 數組長度-1?,如果越界訪問,就會報錯。
查看全部 -
1、 聲明數組
語法:??數據類型[?] 數組名;
或者 ??數據類型 數組名[?];
其中,數組名可以是任意合法的變量名,如:
2、 分配空間
簡單地說,就是指定數組中最多可存儲多少個元素
語法:??數組名 = new ?數據類型 [ 數組長度 ];
其中,數組長度就是數組中能存放元素的個數,如:
話說,我們也可以將上面的兩個步驟合并,在聲明數組的同時為它分配空間,如:
3、 賦值
分配空間后就可以向數組中放數據了,數組中元素都是通過下標來訪問的,例如向 scores 數組中存放學生成績
4、 處理數組中數據
我們可以對賦值后的數組進行操作和處理,如獲取并輸出數組中元素的值
在 Java 中還提供了另外一種直接創建數組的方式,它將聲明數組、分配空間和賦值合并完成,如
它等價于:
查看全部 -
數組中的元素都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下標從 0 開始。例如,可以通過?scores[0] 獲取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 76 ,scores[2] 就可以取到第三個元素 92 啦!
查看全部 -
執行過程:
<1>、 執行循環變量初始化部分,設置循環的初始狀態,此部分在整個循環中只執行一次
<2>、 進行循環條件的判斷,如果條件為 true ,則執行循環體內代碼;如果為 false ,則直接退出循環
<3>、 執行循環變量變化部分,改變循環變量的值,以便進行下一次條件判斷
<4>、 依次重新執行< 2 >、< 3 >、< 4 >,直到退出循環
特點:相比 while 和 do...while 語句結構更加簡潔易讀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