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協議-請求查看全部
-
HTTP 協議- URL
查看全部 -
RESTful 的設計概念和準則<br/>查看全部
-
RESTful是什么查看全部
-
RESTful 的目錄介紹
查看全部 -
RESTful架構與其他架構的區別
查看全部 -
本質:一種軟件架構風格
核心:面向資源開發API
解決問題:
降低開發的復雜性
提高系統的可伸縮性
設計概念和準則:
網絡上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抽象為資源
每個資源都有唯一的資源標識,對資源對操作不會改變這些標識
所有的操作都是無狀態的。每次操作之間沒有關系
查看全部 -
400 Bad Request //客戶端請求錯誤
401 Unauthorized // 服務器拒絕提供服務404 Not Found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務器發生錯誤
503 Server Unavailable // 服務器當前不能處理客戶端請求。一般在服務器達到性能瓶頸后拒絕提供服務
查看全部 -
如何設計Restful API(六要素):
1.資源路徑(URI):在Restfull架構中,每個網址代碼一種資源,所以網址中不能有動詞,只能有名詞。一般來說API中的名詞應該使用復數。
2.HTTP動詞:對于資源的操作(CURD),由HTTP動詞(謂詞)表示。
? GET[從服務器取出資源(一項或多項)]
? POST[在服務器新建一個資源]
? PUT[在服務器更新資源(客戶端提供改變后的完整資源)]
? PATCH[在服務器更新資源(客戶端提供改變的屬性)]
? DELETE[從服務器刪除資源]
3.過濾信息:如果記錄數量很多,服務器不可能都將它們返回給用戶。API應該提供參數,過濾返回結果。
4.狀態碼:服務器向用戶返回的狀態碼和提示信息,使用標準HTTP狀態碼。
? 200 OK 服務器成功返回用戶請求的數據,該操作是冪等的
? 201 CREATED 新建或修改數據成功
? 204 NO CONTENT 刪除數據成功
? 400 BAD REQUEST 用戶發出的請求有錯誤,該操作是冪等的
? 401 Unauthorized 表示用戶沒有認證,無法進行當前操作
? 403 Forbidden 表示用戶訪問是被禁止的
5.錯誤處理:如果狀態碼是4**或者5**,就應該向用戶返回出錯信息。一般來說,返回的信息中將error作為鍵名,出錯信息作為鍵值即可。
? {"error": "參數錯誤"}
6.返回結果:針對不同操作,服務器向用戶返回的結果應該符合以下規范
? GET /collections[返回資源對象的列表(數組)]
? GET /collections/identity[返回單個資源對象]
? POST /collections[返回新生成的資源對象]
? PUT /collections/identity[返回完整的資源對象]
? PATCH /collections/identity[返回被修改的屬性]
? DELETE /collections/identity[返回一個空文檔]
查看全部 -
HTTP協議:
1.URL:port[服務器端口,默認為80],path[訪問資源的路徑],query-string[發送給http服務器的數據],anchor[錨]
2.請求:組成格式[請求行、消息報頭、請求正文]
? 請求行:格式[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舉例[GET / HTTP/1.1 CRLF]
? 請求方法: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
3.響應:組成格式[狀態行、消息報頭、響應正文]
? 狀態行:格式[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舉例[HTTP/1.1 200 OK]
? 常用狀態碼:200 OK,400 Bad Request,401 Unauthorized,404 Not Found,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503 Server Unavailable
查看全部 -
Restful:
1.本質:一種軟件架構風格
2.核心:面向資源
3.解決的問題:降低開發的復雜性,提高系統的可伸縮性
4.設計概念和準則:
? 1)網絡上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抽象為資源
? 2)每一個資源都有唯一的資源標識,對資源的操作不會改變這些標識
? 3)所有的操作都是無狀態的
查看全部 -
restful api設計準則中的錯誤處理規范
查看全部 -
RESTful架構與其他架構的區別
查看全部 -
好查看全部
-
put patch (不常使用) delete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