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okie也在header里添加
查看全部 -
先記一個下ython3的實現,感覺好像有點問題。
#?-*-?coding:utf-8?-*- import?urllib.request import?urllib.parse #定義請求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賦值 data?=?{} data['username']?=?'root' data['password']?=?'root' header_dict?=?{'User-Agent':'User-Agent:?Mozilla/5.0?(Windows?NT?10.0;?Win64;?x64;?rv:66.0)?Gecko/20100101?Firefox/66.0'} url?=?'你的login地址' ? #拼接地址和數據 req?=?urllib.request.Request(url?=?'%s%s%s'?%?(url,'?',data),headers?=?header_dict) #打開請求獲取對象 res?=?urllib.request.urlopen(req) #讀取服務器返回數據 res?=?res.read() #打印數據 print(res) print(res.decode(encoding?=?'utf-8'))查看全部 -
接口測試的測試點:
1)功能;
2)業務邏輯
3)異常(參數異常;數據異常)
4)安全(關鍵字;SQL注入,XSS攻擊等)
接口測試流程:
需求討論、需求評審;場景設計;用例設計;數據準備;執行。
查看全部 -
這節課沒看懂,需要重新再看一下
查看全部 -
安全測試用例設計:
1、cookie;
2、header;
3、唯一識別碼;
查看全部 -
數據異常呢
查看全部 -
接口測試流程 用例設計:功能 ? 邏輯用例? 異常——數據異常和參數異常? 安全
查看全部 -
post:后僅有接口,數據存放在WebForm中,以表單形式提交,安全性高于get;
get:后會跟一串字符串,提交數據小于post,通過地址欄的方式提交;
查看全部 -
接口的分類:
1、get;
2、post;
3、delete;
4、put;
查看全部 -
為什么要設計測試用例
查看全部 -
設計測試用例方法:功能,邏輯業務,異常測試,安全測試查看全部
-
fiddle 使用<br />查看全部
-
fiddle <br />查看全部
-
fiddler 學習
查看全部 -
15.fiddler的運用
? ? ? ?1.查看接口請求方式(get、post)
? ? ? ?2.查看請求數據、響應數據
? ? ? ?(接口地址以“?”分隔開,“?”后面的為數據,多個數據以&連接符進行連接,參數=數據)
? ? ? ?3.接口返回狀態
? ? ? ? (2開頭的表示請求成功;3開頭的是跳轉;4開頭的一般都是客戶端的問題;5開頭一般都是服務器的問題)
? ? ? ?4.設置代理
? ? ? ?5.header、cookie(在fiddler右邊上方有個headers,cookie也是header的相關信息的一部分,會在相關信息里展示)
? ? ? ?6.設置斷點(Rules--->Automatic Breakpoints--->before requests(請求之前)或者after responses(服務端相應的時候))
? ? ? ?7.添加篩選(fiddler右邊filters下方的輸入框輸入想要篩選的地址,然后進行請求時就只會出現篩選地址)
? ? ? ?8.fiddler進行接口測試
? ? ? ? ?(點擊fiddler右邊的composer,選擇接口類型(get、post等),然后右邊輸入測試接口,點擊運行雙擊運行后跳出的http請求,然后在右邊下半部分的選擇框里選擇json進行查看結果)
? ? ??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