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查看全部
-
JMETER組成查看全部
-
JMeter腳本的兩種錄制方式: 一、使用badboy進行錄制。 二、使用代理方式進行錄制。 腳本錄制的流程與思路: 業務流程 ->錄制工具 ->腳本制作 ->性能測試 Badboy介紹: 工具區:工具欄 地址欄:輸入被測系統的地址 腳本區:腳本錄制生成的區域 視圖區:界面視圖操作查看全部
-
html 和 代碼格式兩個一起看查看全部
-
正則表達式提取器查看全部
-
.*\css的意思是包含css的結果去掉 ${ip}變量名為ip查看全部
-
1、在”測試計劃“建立一個”線程組“(可修改線程組的名稱 線程屬性等) 2、在工作臺中建立一個“http代理服務器“ 可修改“HTTP代理服務器”名稱 設置端口號 對“目標控制器”和“分組”進行設置 添加“包含模式”、添加“排除模式”(格式 英文 .*\.gif ) “啟動”“停止”“重啟” 3、設置瀏覽器-代理服務器 瀏覽器--工具--Internet選項--連接--局域網設置--代理服務器 4、啟動“HTTP代理服務器” 5、在瀏覽器運行要錄制的腳本 6、停止 7、查看捕抓到的請求,有錯誤時 進行修改 8、添加“察看結果樹” 9、添加“聚合報告” 10、添加“HTTP請求默認值” 11、添加“HTTP Cache Manager" 12、添加“HTTP Cookie 管理器” 13、在“察看結果樹”運行腳本 可選擇“HTML”查看“響應數據” 在對應的服務器頁面查看是否有錄制成功查看全部
-
李敏查看全部
-
【習敘】 老師講課思路清晰,教學內容立體,讓人很受益。 關于JMeter: 第一次接觸JMeter,沒想到還有這玩意兒,可以生成自定義的post和get請求。 他的構成是由取樣器,線程組,監視器三部分組成。 使用badboy: 第一次知道badboy這個東西,直接在上面上網,然后錄制自己的一系列操作,就可以生成JMeter腳本了,然后在JMeter上運行/修改這個腳本的細節。挺好用的! 關于JMeter的代理錄制: 這個只是體驗一下,感覺通過代理來錄制有點麻煩(因為要通過正則表達式淘汰出很多不需要的數據),而且也沒感覺出來優點在哪里。 關于JMeter自定義參數: 通過txt文件就可以代替Csv文件,來使用JMeter的這個參數設置變量的功能,從而更好地實現腳本的自動化了。 關于JMeter的關聯: 所謂關聯,就是response返回的數據,是用于作為下一次請求的參數用的,這個也是能進一步的把腳本實現自動化。查看全部
-
loadrunner和JMeter關聯的不同之處: 1、才lr中關聯函數是寫在要獲取變量值的前面 在JM中關聯函數是要寫在要獲取變量值頁面的后面 2、lr中關聯函數是注冊函數 jm中我們使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來進行關聯查看全部
-
title,build(中間使用“,”分隔)查看全部
-
配置元件->csv dateconfig查看全部
-
函數助手:lable中的選項->函數助手對話框查看全部
-
變量名的引用:${變量名}查看全部
-
stept上右鍵添加->配置元件->用戶自定義變量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