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置重點總結
查看全部 -
創建/etc/named.conf文件并編輯
options{
????????????directory?"/var/named";
};
zone??"immoc.come"{
????????????????????type?master;
????????????????????file?"imooc.come.zone";
};
imooc.come.zone 這個文件就寫在 /var/named這個文件夾下
查看全部 -
1、啟動bind服務:#/etc/init.d/named start?
2、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配置項如下)?
options{}-整個bind使用的全局選項(監聽端口;數據文件、緩存存儲位置;權限加密的控制)?
logging{}-服務日志選項(日志輸出;日志輸出級別;日志輸出位置等)?
zone.{}-DNS域解析(解析記錄位置)?
listen-on port 53 {127.0.0.1} ? //默認監聽所有地址?
directory ? //存放著數據庫的控制文件,配置的zone,還有主的配置文件目錄?
dump-file ? //DNS解析過的一些緩存信息存放位置;?
statistics-file ? //靜態解析文件;?
memstatistics-file ? //內存的統計信息?
allow-query ? //權限信息?
dnssec-enable、dnssec-validation、dnssec-lookaside ? //加密信息??
channel ? //控制日志輸出?
file ? //輸出文件位置?
severity ? //控制日志輸出詳細級別以及安全重要級別
查看全部 -
Bind安裝
查看全部 -
1、A記錄:由域名服務器返回IP地址(基本、最多的記錄)?
2、CNAME:方便多個域名解析同一個IP地址(如圖創建一個CNAME記錄指向有A記錄的域名)?
3、NS記錄:bind服務器不能進行權威解析時,會回一個NS記錄給用戶,這時用戶再發起另一臺bind服務器的權威解析請求。?
4、MX記錄:全稱是郵件交換記錄,在使用郵件服務器的時候,MX記錄是無可或缺的,比如A用戶向B用戶發送一封郵件,那么他需要向DNS查詢B的MX記錄,DNS在定位到了B的MX記錄后反饋給A用戶,然后A用戶把郵件投遞到B用戶的MX記錄服務器里。
查看全部 -
域名解析及權威域名解析
查看全部 -
查看全部
-
BIND介紹
查看全部 -
這些都沒太搞懂
查看全部 -
dns和主從還是有些問題
查看全部 -
命令:yum install bind bind-chroot
option
logging
zone:根域
查看全部 -
A記錄:通俗來說A記錄就是服務器的IP,域名綁定A記錄就是告訴DNS,當輸入域名的時候給你引導向設置在DNS的A記錄所對應的服務器。
CNAME記錄:多個域名解析同一個IP地址
NS記錄沒太搞明白
查看全部 -
根域名在最后一般被隱藏
查看全部 -
配置完畢
2.配置imooc.com的一個起始SOA記錄。 jeson.imooc.com是郵箱, @符號是保留字符不能用,用點代替。 后面括號的時間用于DNS主從。
3.配置 imooc.com的NS記錄,告訴bind我的解析是靠哪一臺DNS服務器來解析的。
4.給imooc.com的權威解析DNS配一個A記錄
5.給www.immoc.com?配置一個A記錄
查看全部 -
創建/etc/named.conf文件并編輯
options{ ????????????directory?"/var/named"; }; zone??"immoc.come"{ ????????????????????type?master; ????????????????????file?"imooc.come.zone"; };
imooc.come.zone 這個文件就寫在 /var/named這個文件夾下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