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生產環境維護復制集
1. 需要停服務維護時,請以單機模式啟動
rs.stepDown(10) ? ? ? # 主節點降級
rs.freeze(600) ? ? ? ? ? # 凍結600秒
kill -2 進程號
進配置文件注釋#replSet
mongod -f 配置文件
此時就是以單機模式啟動
2. 生產維護復制集的場景:
1)修改復制集成員屬性 rs.reconfig()
2)人工干預選舉:修改priority值;rs.freeze();rs.stepDown()
3)創建索引:比較耗費數據庫性能,最好單機模式操作
db.表名.ensureIndex({background:true})
4)調整oplog大小
⑴ 將成員以單機模式啟動:見上栗1.
⑵ 將oplog最新的一條操作保存到臨時表中:
db.temp.save(db.oplog.rs.find().sort({$natural:-1}).limit(1).next())
db.temp.find()
⑶ 刪除原來的oplog.rs集合
db.oplog.rs.drop()
⑷ 以創建封頂表的方式創建新的oplog.rs
db.createCollection("oplog.rs",{capped:true, size:3*1024*1024*1024})
⑸ 將之前保存的原oplog.rs中最新的操作插入到新建的oplog.rs中
db.oplog.rs.save(db.temp.findOne())
⑹ 將單機模式的節點返回到復制集中
kill -2 進程號
進配置文件取消注釋replSet
mongod -f 配置文件
⑺ 進入節點查看oplog大小
use local
db.oplog.rs.stats(1024*1024)
查看全部 -
副本集
查看全部 -
更新oplogSize 1.將成員以單機模式啟動 2.將oplog最新的一條操作保存到臨時表里 db.oplog.rs.find().sort({$natural:-1}).limit(1) 3.db.temp.save(db.oplog.rs.find().sort({$natural:-1}).limit(1).next()) #固定的,牢記! 4.刪除原來的oplog.rs集合 db.oplog.rs.drop() 5.以創建封頂表方式,創建新的oplog.rs db.createCollection("oplog.rs",{capped:tre,size:1024*1024*1024*3}) 6.將之前保存的原oplog中最新的操作保存到新的oplog中 db.oplog.rs.save(db.temp.findOne()) db.oplog.rs.count() db.oplog.rs.find() 7.將單機節點模式返回到復制集模式中 kill -2|15 pid 溫柔的殺死 vi xxx.conf 解開注釋點 啟動復制節點查看全部
-
1.人工干預選舉,priority權重,rs.freeze()冷凍,rs.stepDown()降級 2.創建索引 背景:主節點,又連接,請求特別多(rw),其他從節點也有很多r操作 Db.coll.ensureIndex({background:true})在空閑情況下創建索引,但是還是會有影響 解決辦法:如果是主節點的話,先降級到從節點,然后轉為單機模式啟動,然后創建索引。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創建索引,從而不影響線上。等創建完畢,再恢復成復制集成員,再將其他類似節點安裝以上方法依次創建。查看全部
-
1.修改其中一個節點members[0].priority=5,使其一直為主節點primary。 使修改的配置生效,rs.reconfig(config)查看全部
-
復制集管理維護的幾樣工作: 1.注釋repSet配置文件,或者primary中rs.remove("192.168.1.20:27004")移除查看全部
-
啟動mongod的shell腳本 #!/bin/bash port=$1 mongodhome=/application/mongodb-3.4.5 numactl --interleave=all $mongodhome/bin/mongod --config $mongodhome/conf/$port.conf查看全部
-
1.在復制集中加入1個節點 a.config=rs.conf config.members[1]來添加一個節點 b.rs.add()普通節點 | rs.addArb() Arbiter節點 配置好28001.conf,data數據存放點,log日志存放點,啟動后。 rs.conf() rs.add("192.168.1.1:28004") 再次查看rs.conf() 到28004節點查看是否已經加入復制集。查看全部
-
oplog大小及意義: 默認大小為linux/window當前系統分區可用空間5%,體積不會超過50G --oplogSize查看全部
-
封頂表Capped colletion滾動覆蓋寫入,固定大小。 max:5000最好不要指定,指定大小size即可。查看全部
-
復制集復制原理:異步復制機制! oplog查看全部
-
復制集合工作 初始化同步 管理維護查看全部
-
一些熱數據(經常信息修改的數據)會放置再內存中,當進行clone操作時會有可能將內存中的數據替換 所以建業在業務進行較少時進行查看全部
-
復制集的時間窗口會應為clone和建立索引錯過主表的更新查看全部
-
新加入節點 要drop以前的數據查看全部
-
封頂表可以在啟動配置文件中設置大小 單位mb查看全部
-
創建封頂表的語法 注capped是關鍵查看全部
-
op對應操作類型查看全部
-
復制集工作原理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