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網站性能的Yslow,基于FF的插件,先安裝Firebug查看全部
-
expire頭查看全部
-
yslow->tools查看全部
-
get,post查看全部
-
111查看全部
-
單域,多域查看全部
-
單域,多域查看全部
-
最小化JavaScript和CSS,意思比較明確就是較少對應的內容 方法: 1:去掉不必要的空白符、格式符、注釋符; 2:簡寫方法名、參數名壓縮js腳本;查看全部
-
寫在頁面內的情況: 1.只應用于一個頁面 2.不經常被訪問到的頁面 3.腳本和樣式很少,只有十幾行查看全部
-
AJAX 全稱: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異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 )。 主要有post和get兩種方法: post:每次都執行,不被緩存。 get:同一地址不重復執行,可以被緩存。 get和post區別: 1、get:把參數數據隊列加到提交表單的ACTION屬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單內各個字段一一對應,在URL中可以看到。 post:通過HTTP post機制,將表單內各個字段與其內容放置在HTML head內一起傳送到action屬性所指的URL地址。用戶看不到這個過程。 2、get:服務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獲取變量的值。 post:服務器端用request.Form獲取提交的數據。 3、get:傳送的數據量較小,不能大于2kb。 post:傳送的數據量較大,一般被默認為不受限制。但理論上,因服務器的不同而異。 4、get:安全性非常低。 post:安全性較高。 5、get:<form method="get" action="a.asp?b=b">跟<form method="get" action="a.asp">是一樣的,也就是說,method為get時,action頁面后邊帶的參數列表會被忽視。 post:<form method="post" action="a.asp?b=b">跟<form method="post" action="a.asp">是不一樣的。 6、get:會將數據添加到URL中,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到服務器,通常利用一個問號?代表URL地址的結尾與數據參數的開端,后面的參數每一個數據參數以“名稱=值”的形式出現,參數與參數之間利用一個連接符&來區分。 post:數據是放在HTTP主體中的,其組織方式不只一種,有&連接方式,也有分隔符方式,可隱藏參數,傳遞大批數據,比較方便。查看全部
-
配置實體標簽(ETag): 1、Entity Tag(實體標簽) 2、屬于HTTP協議 3、受web服務支持查看全部
-
避免重定向 重定向狀態碼: 1、301 Moved Permanently :被移動到了另外的位置,永久重定向。 2、302 Found :被找到了,臨時重定向。 搜索引擎: 1、301:智能。 2、302:找舊地址再跳新地址。查看全部
-
最小化 JavaScript 和 CSS: 1、去除不必要的空白符、格式符、注釋符。 2、簡寫方法名、參數名,壓縮JS腳本。 壓縮 JavaScript 和 CSS 建議小伙伴們:在正式上線項目前,將 JavaScript 和 CSS 都進行壓縮,使線上版本是最輕量級的,大幅提升網站性能。查看全部
-
減少DNS查詢 當緩存時間長時:減少DNS的重復查找,節省時間。 當緩存時間短時:及時的檢測網站服務器的變化,保證正確性。查看全部
-
避免在 CSS 中使用 Expressions CSS Expressions:頁面顯示和縮放、頁面滾動、移動鼠標都要重新計算一次。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