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ding:utf-8 -*- a = 'python' print 'hello,', a or 'world' #先打印hello,根據短路計算a非空值,即可返回打印a b = '' print 'hello,', b or 'world' #先打印hello,根據短路計算b為空值,即取決于b可返回打印查看全部
-
字符串 'xxx'和 Unicode字符串 u'xxx'也可以看成是一種list,每個元素就是一個字符。查看全部
-
L = range(1, 101) print L[0:10] print L[2::3] print L[4:50:5]查看全部
-
raw字符串與多行字符串 如果一個字符串包含很多需要轉義的字符,對每一個字符都進行轉義會很麻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字符串前面加個前綴 r ,表示這是一個 raw 字符串,里面的字符就不需要轉義了。例如: r'\(~_~)/ \(~_~)/' 但是r'...'表示法不能表示多行字符串,也不能表示包含'和 "的字符串(為什么?) 如果要表示多行字符串,可以用'''...'''表示: '''Line 1 Line 2 Line 3''' 上面這個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下面的是完全一樣的: 'Line 1\nLine 2\nLine 3' 還可以在多行字符串前面添加 r ,把這個多行字符串也變成查看全部
-
\表示這是一個普通字符,不代表字符串的起始,因此,這個字符串又可以表示為 'Bob said \"I\'m OK\".'查看全部
-
\n 表示換行 \t 表示一個制表符 \\ 表示 \ 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
int()函數的第二個參數是轉換進制,如果不傳,默認是十進制 (base=10) def power(x, n=2)//set default value 由于函數的參數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匹配,所以默認參數只能定義在必需參數的后面:查看全部
-
Python的函數返回多值其實就是返回一個tuple查看全部
-
添加元素時,用set的add()方法 如果添加的元素已經存在于set中,add()不會報錯,但是不會加進去了 刪除set中的元素時,用set的remove() s = set(['Adam', 'Lisa', 'Paul']) L = ['Adam', 'Lisa', 'Bart', 'Paul'] for x in L: if x in s: s.remove(x) else: s.add(x) print s查看全部
-
s = set([('Adam', 95), ('Lisa', 85), ('Bart', 59)]) for x in s: print x[0]+':',x[1] + concatenate str obj查看全部
-
set不能包含重復的元素,而且是無序的, >>> s = set(['A', 'B', 'C', 'C']) >>> print s set(['A', 'C', 'B']) >>> len(s) 3查看全部
-
要避免 KeyError 發生,有兩個辦法: 一是先判斷一下 key 是否存在,用 in 操作符: if 'Paul' in d: print d['Paul'] 如果 'Paul' 不存在,if語句判斷為False,自然不會執行 print d['Paul'] ,從而避免了錯誤。 二是使用dict本身提供的一個 get 方法,在Key不存在的時候,返回None: >>> print d.get('Bart') 59 >>> print d.get('Paul') None查看全部
-
絕對不要用tab, 也不要tab和空格混用. 對于行連接的情況, 你應該要么垂直對齊換行的元素(見 行長度 部分的示例), 或者使用4空格的懸掛式縮進(這時第一行不應該有參數): Yes: # Aligned with opening delimiter foo = long_function_name(var_one, var_two, var_three, var_four) # 4-space hanging indent; nothing on first line foo查看全部
-
正是因為用()定義單元素的tuple有歧義,所以 Python 規定,單元素 tuple 要多加一個逗號“,”,這樣就避免了歧義查看全部
-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 False,其他數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 True print r'''...'''//分行raw,中間無需轉義 print u'''...'''//分行unicode,支持中文等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