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是完全匹配,grep是包含匹配
ls
grep "size" anaconda-ks.cfg? #搜索anaconda-ks.cfg文件中包含size的行
cat? anaconda-ks.cfg #查看anaconda-ks.cfg 文件內容
grep -v? "size" anaconda-ks.cfg? ?#搜索anaconda-ks.cfg文件中不包含size的行
查看全部 -
find /root -name"[cd]"? #搜索文件名是c或d的文件
查看全部 -
硬盤扇區的數據塊
鞏固練習
find / -name install.log #搜索install.log文件
find /root -name "install.log*" #搜索文件名前面含install.log字符的所有文件
find /root -name "*" #搜索root 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find /root -name"ab[cd]"? #ab后面緊接a或者d的文件
find /root -name"[cd]"? #搜索
find /root -name"*[cd]"? #搜以c或d結尾的字符的文件
find /root -user root? #搜索root所有者的文件
find /root -nouser? #搜沒有所有者的文件,即垃圾文件(如內核產生的,不應刪除;外來文件也沒有所有者:例如光盤等)
ls /? ?#查看根下的所有目錄(在這些目錄中,內核可能會在proc和sys目錄下交互)
find /var/log -mtime +10 #查找10天前的文件
find . -size 25k #搜索當前目錄下為25k的文件(注k是小寫)
find? /etc? -size +20M #搜索etc目錄下為20M的文件
find? /root? -size 25 #找25個扇區這么大的文件(一個扇區是512k)
ls -i
find /root -inum 262421 #查看i節點為262421 的文件
find /etc -size +20k -a -size -50k? #查看etc目錄下大于20k小于50k 的所有文件
find /etc -size +20k -a -size -50k -exec ls -l {} \; #查看etc目錄下大于20k小于50k 的所有文件的信息
find /etc -size +20k -a -size -50k -exec ls -lh {} \;? #信息人性化顯示etc目錄下大于20k小于50k 的所有文件的信息
find/root -inum 262421 -exec rm -rf? {} \; 刪除 i節點為262421的文件
查看全部 -
鞏固練習
whereis? ls #查看ls的所在位置,還可看其幫助文檔所在位置
whoami #我是誰
where -b? ls # 只看ls在哪
which ls #除了看命令的位置,還可看對應的別名
whereis? cd? #查看不到shell的內置命令(即外部安裝的命令),cd是shell的內置命令
echo? $PATH # 指定環境路徑? 然后可以直接輸ls(不用輸絕對路徑即可搜索ls命令)
查看全部 -
locate搜索快,但功能單一
鞏固練習
locate install.log? #搜索install.log文件
locate loacte? #可找到loacte的信息(含locate的數據庫,默認)
updatedb? #更新數據庫
vi /etc/updatedb.conf? ?#查看文件系統更新的篩選規則
查看全部 -
第三章、文件處理命令之鏈接命令
1、ln -s[原文件][目標文件](link)
?1-1)功能描述:生成鏈接文件
?1-2)選項∶-s創建軟鏈接
?1-3)·硬鏈接特征︰
?1-3-1)擁有相同的i節點和存儲block塊,可以看做是同一個文件(在格式化時,第一格式化劃分為等大小的block數據塊
,該數據塊通常為4KB。第二,建分區表,比如建一個文件叫sb,搜索文件時,通過索引表把對應的存儲位置block塊返回給用戶,接著到相應位置取出,并返回給用戶。)
硬鏈接與原文件擁有相同的i節點。因此,與原文件非常相似。當刪除原文件或硬鏈接文件的任何一文件,不影響文件索引操作??煽醋觯粋€文件的不通進入點。它是同樣的存儲空間。
? ? ? 注:硬鏈接文件作編輯修改可同步內容到原文件中,當原文件改文件名時也可打開硬鏈接
? ? ? ? ? ? 原文件和硬鏈接文件的i節點相同.
?1-3-2)可通過i節點識別
?1-3-2)不能跨分區
?1-3-3)不能針對目錄使用
練習鞏固:
ls 查看系統中的文件
ln /root/anaconda-ks.cfg/tmp/ana.hard? #把root下的anaconda-ks.cfg文件鏈接到tmp目錄下并改名為ana
ll/tmp#查看tmp目錄下的文件
vi /root/anaconda-ks.cfg #打開root下的anaconda-ks.cfg文件
vi /tmp/ana.hard? #打開ana.hard硬鏈接文件
mv anaconda-ks.cfg? anaconda-ks-cfg-bak #改名? 把 anaconda-ks.cfg改為anaconda-ks-cfg-bak?
ls -i /root/ anaconda-ks.cfg.bak? /tmp/ana.hard #查看anaconda-ks.cfg.bak原文件、ana.hard 硬鏈接文件的i節點
1-4)軟鏈接特征:
? 1-4-1)類似Windows快捷方式
? 1-4-2)軟鏈接擁有自己的I節點和Block塊,但是數據塊中只保存原文件的文件名和I節點號,并沒有實際的文件數據
? 1-4-3)IrwxrwxrwxI軟鏈接
軟鏈接文件權限都為rwxrwxrwx
? 1-4-4)修改任意文件,另一個都改變
? 1-4-5)刪除原文件,軟鏈接不能使用
注:推薦使用軟鏈接
軟鏈接和原文件的關系:
找軟鏈接(快捷方式)可找到軟鏈接的I節點--即找到了原文件(軟鏈接的I節點記錄的是原文件I節點的存儲位置及文件名)---到了原文件才能找到原始數據
注意:cat? 命令是linux系統下一個文本打印的命令,用于輸出一個文本的信息到控制臺上,該命令的輸入類似于使用word打開一個文檔,但是該文檔不能編輯。
? ? ? ? ? ?vi 命令是linux系統下用于文本查看、編輯的命令,不僅僅可以查看,還可以編輯。
練習鞏固:
[root@localhost ~]# ls #用于顯示指定工作目錄下之內容
?ln -s /root/cangls /tmp/cangls.soft? #創建cangls軟鏈接
?ln /root/ cangls /tmp/cangls.hard #創建cangls硬鏈接
?ll #查看cangls原文件、軟鏈接文件、硬鏈接文件的文件信息
?ll -i #查看查看cangls原文件、軟鏈接文件、硬鏈接文件的i節點以及文件信息
?ll -i /tmp/? #查看tmp目錄下所有文件的i節點以及文件信息
?echo 1111 >> /root/cangls? #在cangls文件輸入1111
?cat / tmp/ cangls.soft #查看cangls.soft文件
?cat / tmp/ cangls.hard #查看cangls.hard文件
rm -rf / root/cangls #刪除cangls文件
ll /tmp/? #列出tmp目錄下所有文件的的信息
touch csb? #創建文件
ln -s /root/csb? /tmp/ #創建軟鏈接鏈到tmp目錄下文件
?
查看全部 -
Linux中常見目錄作用
查看全部 -
本章分為3個知識--
Linux的目錄相當于window的文件夾
筆記
查看全部 -
linux命令格式-----查詢目錄中的內容ls
查看全部 -
Xshell的安裝和使用
查看全部 -
Linux安裝時至少劃分根分區/和SWAP兩個分區才能正常安裝使用。
查看全部 -
Linux系統安裝
查看全部 -
根分區不是常用分區類型。
原因:根分區是掛載點。如果類比windows 根分區概念就相當于系統盤,分區類型不會說是系統盤和非系統盤
查看全部 -
分區之---設備名稱與掛載
查看全部 -
1.磁盤分區:使用分區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盤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Partition),不同類的目錄和文件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2.分區的優點:提高文件的查找和讀寫效率。3.分區類型(Linux與Windows等所有系統都適用此規則):?主分區:最多只能分4個。這是由硬盤的結構決定,硬盤把自己分成了等大小的扇區,每個扇區都是512字節,其中446個字節用于記錄啟動信息(MBR主引導記錄),剩下的64個字節進行分區表示(硬盤分區表),最后的兩個字節"55 AA"是分區有效結束標志。64個字節中每16個字節表示一個分區,所以最多只能表示4個主分區,這個是由硬盤結構決定的。每個主分區都有各自獨立的引導塊,可以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擴展分區:硬盤最多只能有1個擴展分區。可以將一個主分區作為擴展分區,即三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總計4個分區。也就是說主分區加擴展分區最多有4個。擴展分區不能寫入任何數據,只能包含邏輯分區。邏輯分區:可以有多個,沒有獨立的引導塊,不能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4.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如FAT16(最大支持2GB容量分區,故不使用),FAT32(單個文件大小不能超過4GB,最大支持16TB大小分區),NTFS(Windows下最先進的文件系統),EXT2、EXT3、EXT4(EXT是Linux下的文件系統,數字越大代表越先進。Centos下默認EXT4)等。在磁盤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盤空間。誤區解析:格式化的目的并不是清空數據,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寫入文件系統,但是在進行格式化的操作時會先清空原有數據。格式化目的:將硬盤打隔斷,根本目的是為了寫入文件系統。格式化具體進行的操作: (1)將一個分區分割成等大小的數據塊(Block),每個數據塊默認4KB。假設存放10KB的文件,會使用3個數據塊,三個數據塊不一定是連續的,最后的一數據塊中即使沒有放滿,也不能再存放其他文件。(2)在分區列表中建立一個二維表格,記錄了文件的id號(即文件放在那些數據庫中,叫做i節點)、文件修改時間、文件的訪問權限。操作文件時先訪問此二維表格進行權限匹配。
查看全部 -
1.磁盤分區:使用分區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盤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Partition),不同類的目錄和文件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2.分區的優點:提高文件的查找和讀寫效率。3.分區類型(Linux與Windows等所有系統都適用此規則):?主分區:最多只能分4個。這是由硬盤的結構決定,硬盤把自己分成了等大小的扇區,每個扇區都是512字節,其中446個字節用于記錄啟動信息(MBR主引導記錄),剩下的64個字節進行分區表示(硬盤分區表),最后的兩個字節"55 AA"是分區有效結束標志。64個字節中每16個字節表示一個分區,所以最多只能表示4個主分區,這個是由硬盤結構決定的。每個主分區都有各自獨立的引導塊,可以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擴展分區:硬盤最多只能有1個擴展分區??梢詫⒁粋€主分區作為擴展分區,即三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總計4個分區。也就是說主分區加擴展分區最多有4個。擴展分區不能寫入任何數據,只能包含邏輯分區。邏輯分區:可以有多個,沒有獨立的引導塊,不能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4.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如FAT16(最大支持2GB容量分區,故不使用),FAT32(單個文件大小不能超過4GB,最大支持16TB大小分區),NTFS(Windows下最先進的文件系統),EXT2、EXT3、EXT4(EXT是Linux下的文件系統,數字越大代表越先進。Centos下默認EXT4)等。在磁盤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盤空間。誤區解析:格式化的目的并不是清空數據,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寫入文件系統,但是在進行格式化的操作時會先清空原有數據。格式化目的:將硬盤打隔斷,根本目的是為了寫入文件系統。格式化具體進行的操作: (1)將一個分區分割成等大小的數據塊(Block),每個數據塊默認4KB。假設存放10KB的文件,會使用3個數據塊,三個數據塊不一定是連續的,最后的一數據塊中即使沒有放滿,也不能再存放其他文件。(2)在分區列表中建立一個二維表格,記錄了文件的id號(即文件放在那些數據庫中,叫做i節點)、文件修改時間、文件的訪問權限。操作文件時先訪問此二維表格進行權限匹配。
查看全部 -
Linux分區與格式化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