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是最后使用pdo對象執行的SQL語句為插入語句時,調用pdo對象的lastInsertId()方法才能得到新插入記錄的ID號,否則返回值為0.查看全部
-
1.手動更改自增長的id 通過修改表結構 alter table 表名 auto_increment=更改的數; 也可以手動刪除所有記錄: 1).將自增長id從1從新開始自增 truncate table 表名, 在事務中可以通過回滾(ROLLBACK)回復數據; 2).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條件], 在事務中可以通過回滾(ROLLBACK)回復數據; 2.pdo對象方法lastInsertId():得到新插入記錄的ID號 $pdo->lastInsertId();查看全部
-
//exec():執行一條sql語句并返回其受影響的記錄的條數,如果沒有受影響的記錄,他返回0 //exec對于select沒有作用 $sql=<<<EOF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 id INT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KEY, username VARCHAR(20) NOT NULL UNIQUE, password 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30) NOT NULL ); EOF; $res=$pdo->exec($sql); var_dump($res);查看全部
-
Pdo連接數據庫有3種方法 dns:Data Source Name,數據源 1.通過參數(直接在php程序中指定數據源=具體參數)(UP推薦用這種方式) $dsn="mysql:host=localhost;dbname=imooc"; //$dsn=“驅動器名稱:host=主機地址;dbname=數據庫名稱” 每種驅動需要不同的信息 2.通過uri 將mysql:host=local;dbname=imooc寫入文件,然后$dsn=“uri:file://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文件名”; 3.通過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php.ini中(隨便找一行)定義pdo.dsn.imooc=“mysql:host=local;dbname=imooc” //第一個imooc為名數據源名稱,方便php程序中調用 php程序中 然后$dsn=imooc Try{ $p=new pdo($dsn,"root","123456"); } Catch(pdoexception $e){ Echo $e->getmessage() } URI和URL區別 1.URL 是全球資源定位符的英文所寫,您平時上網時在 IE 瀏覽器中輸入的那個地址就是 URL 。比如:網易 http(服務方式)://www.163.com(主機 IP 地址) 就是一個 URL 。 2.URI 是 Web 上可用的每種資源 - HTML 文檔、圖像、視頻片段、程序 , 由一個通過通用資源標志符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簡稱 "URI") 進行定位。 URL 的格式由下列三部分組成 : 第一部分是協議 ( 或稱為服務方式 ); 第二部分是存有該資源的主機 IP 地址 ( 有時也包括端口號 ); 第三部分是主機資源的具體地址。 URI 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 訪問資源的命名機制。 存放資源的主機名。 資源自身的名稱,由路徑表示 通俗理解 : URI就是一種資源定位機制,它是比較籠統地定位了資源,并不局限于客戶端和服務器, 而URL就定位了網上的一切資源,只要是網上的資源,都有唯一的URL.查看全部
-
常用方法查看全部
-
受影響的記錄條數和最后插入的ID查看全部
-
PDO對象方法查看全部
-
PDO對象的常用方法查看全部
-
PDO支持的數據庫查看全部
-
PDOStatement對象的方法查看全部
-
PDO對象的方法查看全部
-
PDO對象的方法查看全部
-
pdo錯誤處理的3種模式 PDO::ERRMODE_SLIENT 默認模式 PDO::ERRMODE_WARNING 警告模式 PDO::ERRMODE_EXCEPTION 異常模式查看全部
-
通過bindParam()綁定參數 當時 ? 的時候 默認從 1 開始查看全部
-
在pdo中可以用 quote()方法 和 預處理語句 prepare() 來防止sql注入,在第二種方法中有兩個占位符 “:”和“?”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